既能到境外参观游玩,又能在玩中“充电”,参加游学行成为时下不少中小学生的首选。那么,家长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游学旅行组织机构和路线?游学和一般的旅游区别在哪里?参加游学要注意些什么?在游学过程中应主要学什么呢?
动辄好几万
选什么机构有讲究
随着人们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像李女士一样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出去,体验和感受异国风土人情,这也催热了游学市场。
笔者在百度输入关键词“游学”,立即跳出各种充斥着“爱学澳洲经典体验游学营”、“名流之都纽约英语寄宿营”、“美国顶尖名校圆梦亲子游学营”等字眼的网页,两周左右的行程报价达三四万元。
对此,北京世纪明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世纪明德”)副总裁黎明分析说,从国际上来看,游学旅行(也称研学旅行)在美国、日本等国是非常成熟的产业,在这些国家,几乎每个中小学生每年都要参加游学旅行或夏令营活动,而中国的游学行业刚刚起步,需求旺盛,提供游学旅行服务的机构却参差不齐、鱼龙混杂。黎明建议家长尽量选择教育机构特别是专业的夏令营机构组织的游学旅行。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看来,定位不明、重利轻教是造成目前国内游学旅行市场混乱的根本原因。
是游还是学?
思考体悟是关键
游学与一般的旅游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游学属于教育活动的范畴,它以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为最终目的,而一般的旅游很难具备教育活动的功能和意义。从行程上说,游学旅行是学习和观光并重,即便是景点参观,游学旅行也是带着问题和思考进行参观考察,关注青少年的成长贯穿游学旅行全程。
业内人士表示,在远离父母的情况下,一次独立随团的游学之旅,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增强其团队协作的意识。境外游学旅行重要的不仅在于学,更在于悟,学生所听到的、看到的都可能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游学旅行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来看,它不是单纯的校外活动,因具有团体性、丰富性、体验性和娱乐性而成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益补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孙云晓说。
规范境外游学
“学”不少于“游”一半
近年来,教育部、各省教育部门纷纷下发文件对游学旅行进行规范,对主办、承办单位资质要求给予明确,对项目的设计和活动安排提出更高要求。教育部今年7月颁布的《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规定,举办者要为赴境外研学旅行团组配备随团带队教师,并指定1名带队教师为领队。境外研学旅行的教育教学内容和学习时长所占比例一般不少于在境外全部行程计划的1/2。王强 沈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