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顾四周,夸张“标签”随处可见,比如“富二代”,纨绔、炫富、懒惰……
今天,我们和大二学生方海东一起,试图撕去一些“标签”,还原一个保持上进心和平常心的大男孩。他接受“富二代”的称呼,但不愿意接受父母安排,从到拉面馆端盘子做起,接触社会,感受人情冷暖。他说:“我做得其实不够好,很多家境平凡的同龄人,做得远远比我好。”
(相关报道见3版)
女球迷也爱世界杯
下一个陪我们撕“标签”的,是女球迷。
巴西世界杯来了,全世界足球迷的狂欢盛宴。男同胞们翘首以待,积极锻炼,调整时差,准备请假,呼朋唤友,举杯同庆。大学校园里的女球迷们怎么甘心默默离开?她们狠狠撕去世界杯“男性专属”的标签,异口同声地反驳:“谁说足球只是男性的专利?我们迷帅哥,懂足球,也爱世界杯。”
(相关报道见4-5版)
小手机也爱拍电影
以前拍电影,需要特别专业的团队和器材;可如今,“高大上”标签不复存在,用一部手机,就够了。
《新民晚报社区版·大学城》联合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手机电影节组委会,共同推出大学生手机电影(微电影)展映活动。只要向组委会投稿,你的手机电影作品就可能在6月15日至19日举行的电影节现场展映,优秀作品还有机会获得投资者垂青,以市场化方式重新制作。
(相关报道见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