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达人秀/大学城
     
本版列表新闻
~~~——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七年制专业学生缪喆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90后准医生捐造血干细胞救患儿
——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七年制专业学生缪喆
沈怡筠 郭佳
■缪喆到香港菲腊牙医学院参加学术交流
■接受采访时的缪喆,十分平易近人 俞金旻 摄
■缪喆参加团队拓展训练时,深深感受集体的力量
■缪喆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获颁红十字会荣誉证书
  沈怡筠(上海商学院) 郭佳(上海海洋大学)

  2014年4月18日上午,23岁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七年制专业学生缪喆成为上海市第300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者。从他体内缓缓分离而出的造血干细胞,为一个素昧平生的小男孩带去了生的希望。很多人说,90后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代,而90后大男孩缪喆,则以实际行动向社会展现了年轻人的担当。

  上午震惊,中午答应

  5年前进入大学校园不久,缪喆便卷起袖管,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抑制正常造血。目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白血病的最佳治疗方案。许多白血病患者一直都在焦急等待,盼望能在茫茫人海中寻找到配型相合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接受移植,获得重生。 

  “大四下半学期,我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参加实习。一天上午,突然接到上海市红十字会的电话,说我和一名2009年出生的白血病男孩配型成功。当时感觉很震惊,5年前偶然加入中华骨髓库,从未想过真能配上。”平复心情后,缪喆询问了口腔修复科的带教老师,又咨询了九院血液科老师与交大医学院捐献过造血干细胞的同学,大致了解捐献过程。和父母简短商量后,当天中午,他就做出了肯定的回答。 

  捐献造血干细胞,很多人都感觉很陌生、很遥远。朋友们听到缪喆的决定后都很震惊,“但他们很快就接受了,尤其是医学生,因为他们理解造血干细胞对白血病患者意味着什么。那个小男孩年龄很小,越早移植,痊愈的机会也就越大。” 

  “双盲”的生命接力 

  有些人将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捐献骨髓简单划等号,误以为要用粗针,在背脊上穿刺采集。“当然不是,采集前几天,我需要入院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刺激白细胞群落的增殖。当白细胞增长到一定数量后,整个采集过程类似于成分献血,体外采集机提取增殖的干细胞,再把其他血液成分回输到体内。”缪喆回忆说,全过程没有疼痛,至今感觉良好。 

  “从我愿意捐献的那天开始,对方家庭就开始承担相应的花费,孩子也将接受移植手术前的放化疗,杀灭恶性增殖的血细胞。如果我放弃捐献,尤其在患儿放化疗后突然改变主意,他将彻底失去生的希望。我绝不能临阵脱逃。”没有人愿意看着一个年轻的生命早早逝去,每一个人都希望为世界留下一抹天真的笑容,缪喆也不例外。 

  为了保护患者与供者,根据国际惯例,中华骨髓库不会对供受双方透露过多的个人信息,捐献全程必须遵守“双盲”原则,一场生命接力在无言的承诺中顺利完成。“在我采集造血干细胞的过程中,对方医院的医生专程赶来,带给我一封感谢信,是小男孩父母亲手写的。”这是缪喆与小男孩迄今为止唯一的联系。 

  力所能及的事,值得 

  “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短期内会对身体机能有一定影响,但年轻人很快就能恢复。”缪喆说,只有越来越多志愿者加入,扩大中华骨髓库的样本含量,才有可能使更多焦急等待的白血病患者更早重获第二次生命。“现在已经有很多大学生加入了我们的行列。” 

  在缪喆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他身边的一些朋友也渐渐转变了原先的错误观念。“大家都理解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概念,并且一致认为,这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值得做。” 

  “当下社会比较浮躁,利己主义和功利心态蔓延,但我觉得,个人身体的微小影响,和拯救一个生命相比,根本不值一提。”缪喆说,“从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到参与其他志愿者活动,只要我们愿意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把个人得失看得淡点,便能营造出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 

  在采访中,缪喆特别提到了自己的母校。“我很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和交大医学院,我是交大第11例、医学院第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这些数字背后,是母校一直以来对志愿服务的引领和倡导。关键时刻,交大人和医学生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 

  经常将过去“清零” 

  在学弟学妹们的眼中,缪喆是个典型的“学霸”,获得过宝钢教育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等不少荣誉。面对过去的成绩,缪喆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始终用两个字勉励自己——归零。“人生需要‘归零’,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将过去‘清零’,让自己重新开始。否则以前的点滴成绩会成为现在的包袱,只有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 

  他还是上海交大闵行校区分团委副书记、学生会副主席、医学院学生会执行副主席……学生干部的经历又带给缪喆什么呢? 

  “一是开阔了视野,大学校园的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然而,也有一些大学生只喜欢拘泥于寝室的小小一方天地,埋头做小书虫。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各自的生活状态,我更愿意在踏实学习的同时丰富自己的生活,交更多好朋友。第二,学生工作的经历让我学会平衡时间,在每个领域,只要做,就尽量做到最好,为了追求梦想,勇敢尝试,不懈努力。” 

  课业繁重,辅修法学 

  尽管医学生课业繁重,缪喆还是决定去复旦大学辅修法学专业,涉足与本专业完全不同的领域。“从大二起,‘公立医院谋私’‘以药养医’‘恶性医闹’等新闻频出,给我们医学生兜头浇下一盆冷水。那一学年,我去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菲腊牙医学院交流,沪港两地医疗环境差异悬殊,让我不禁自问,医疗环境怎么了?社会环境怎么了?”彷徨、迷茫之中,缪喆很欣慰自己辅修了法学课程,他如此总结辅修的好处——

  其一,法律本就是为了以文明的方式解决各种矛盾冲突,医患有矛盾,不妨多站在患者的角度想想。 

  其二,法律是社会生活最低准则,是为人处世的底线,也是不可触碰的“红线”。行医过程中如何保护自己,同时坚守原则,很重要。 

  其三,特定的部门法和医生有很高关联度,如《知识产权法》,在科研越来越受重视的背景下,对医生越来越重要。 

  其四,法律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多了解“柴米油盐”的道理和为人处世的准绳,将来走出象牙塔,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工作、生活。 

  “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缪喆笑着说。

  【相关链接】

  ■造血干细胞 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可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移植造血干细胞,能治疗白血病、急性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放射病、骨髓纤维化、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实体瘤等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等致死性疾病。 

  ■配对几率 成功移植治疗需要患者和捐献者之间人体白细胞抗原型别吻合。主要位点的相合率在同胞兄弟姐妹间为四分之一,在非血缘关系人群中相合率很低,常见类型为五千分之一,罕见类型为十万分之一。 

  ■捐献流程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捐献者需提前几天入院,接受约9针动员剂静脉注射,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大量动员到外周血中。采集当天,从捐献者一边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细胞分离机提取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再从另一边手臂将其他血液成分输回体内,采集100毫升造血干细胞约需4个小时。通常,移植给成人需200毫升,分两次采集,移植给孩子,通常采集一次就够了。 

  ■是否伤身体 造血干细胞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自我复制能力。临床研究至今没有发现对人体健康有危害及副作用。 

  ■如何成为志愿者 18-45周岁、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无偿献血条件并志愿捐献造血干细胞者,到指定地点抽取6-8毫升血。经HLA分型检验后,所有资料录入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的数据库。一旦配型与患者吻合,将会收到通知,大部分志愿者可能毕生都没有捐献机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达人秀/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第四维
   第04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6版:百宝箱/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心灵屋
   第08版:毕业秀/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职前事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抢鲜看
   第12版:穷游家/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畅聊吧
   第16版:多棱镜/大学城
90后准医生捐造血干细胞救患儿
大学生版达人秀/大学城0290后准医生捐造血干细胞救患儿 2014-06-11 2 2014年06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