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大学城/达人秀
     
本版列表新闻
~~~——访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系教师路明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写作文的物理博士
——访华东理工大学物理系教师路明
徐旭
■路明在缅甸蒲甘徒步旅行
■路明在缅甸蒲甘拍摄的两座无名小塔
■路明在华理开讲座分享人生故事
■路明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留影
  徐旭(华东理工大学)

  他是物理学博士,是华理学子口中的“男神”;他也是资深驴友,热爱徒步,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还是酷爱文字的写作者,是《文汇笔会》特约撰稿人、电子刊物《ONE·一个》常驻作者,他的文章常在朋友圈、微博、人人网被疯狂转发;他就是华东理工大学的物理系教师路明,一个有着文艺范的理科男。他以理科生的视角,细腻的笔触,诠释着心中的浪漫。

  行者,无边疆

  日出是一定要看的……接着是紧锣密鼓的一天。午饭是凑合的,晚霞是必须的……晚饭一定要吃当地特色,越“原生态”越好。有幸吃过半流质状的血肠,血淋淋的开锅肉,半生不熟的羊眼珠,辣到想一头撞死的米豆腐,用刚捡过牛粪的手捏的糌粑,以及各种莫名其妙的油炸虫子。凌晨,拖着疲惫身躯,顶着寒风去看星星。终于筋疲力竭瘫在床上,如同一坨热气散尽的牛粪。用颤抖的手设了明早看日出的闹钟。世界在我眼前消失前只剩下最后一个念头——值了。 

  美景,是海边散落的贝壳,我是那个最贪心的小孩子,什么都想要。总在计划行程,总在疲于奔命,总在追逐,找不到归宿。终有一天,心会厌倦。      ——路明

  在上海交通大学读研的时候,路明爱上了徒步旅行,从此一发而不可收。从入门级的徽杭古道、武功山,到经典的雨崩、安娜普尔纳大环线,再到专业级别的亚丁-泸沽湖穿越、狼塔C线。他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巴基斯坦的风之谷,还想去阿里转山。 

  “最美风景总是藏在最艰苦的跋涉之后。经历了孤独、寒冷、迷路、绝望之后,站在天地大美之前的那一刻,你会觉得,所有努力与汗水都是值得的。”身心俱疲之后的满足感,让路明深深上瘾。旅行的意义之于他,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曾经来过,更是为了不辜负青春。 

  行者之路并不总是阳光普照、风和日丽,他最难忘两次经历。一次是2009年的尼泊尔安娜普尔纳大环线。他赶上了喜马拉雅南麓的雨季,下撤过程中,一脚踏空滑下山崖,醒来时腰部钻心地疼。几个好心的村民轮流背着他,冒着大雨,走了两天两夜的山路,终于赶到博卡拉,在那里连夜转机,送回上海治疗。至今腰伤仍未痊愈,阴雨天常隐隐作痛。 

  第二次是巴颜喀拉山的风雪之夜,路明坐的车差一点栽下了悬崖。一块石头卡住后轮,救了他和司机的命。在海拔4600米的无人区,暴风雪突如其来,8月的夜晚,气温骤降到零下10℃,惊魂未定的两个人裹上了所有的衣服,还是冻得瑟瑟发抖。吃干粮、跑步、做俯卧撑,拼了命让身体暖和起来。快冻僵的时候,两个人开始来来回回地搬石头。高原几乎耗尽他们所有的体力,瘫坐在雪地里,感觉体温一点点流逝,更可怕的是,狼群随时会来。漫天的风雪里,他努力回想着过往生命中那些温暖的脸庞,不觉沉沉睡去。幸运地捱过一夜,第二天清晨,一辆路过的重型卡车救了他们。“当时看到救兵,感觉擎天柱来了。”临别前,他回望谷底,还有经幡飘动。

  师者,父母心

  是你们,在我讲错的时候假装没发现,在我磕绊的时候给我足够包容。在与你们相处的日子里,我逐渐站稳了讲台,可我总觉得亏欠了你们,给你们上的课不够好,却没机会再来一次。 

  最后一节课,我对你们说,你们是我的第一届学生,就像初恋一样。 

  原谅我,初恋的时候不懂得爱情。 

  你们要走了,从此各奔前程。我应该表现得淡定一点、冷峻一点,像个老教师的样子。你懂的,楞次定律。    ——路明 

  2009年,博士毕业的路明来到华东理工大学应聘,试讲了45分钟的高斯定理后,成为一名物理老师。2010-2011学年,他遇到了第一届学生。新人出场,底气不足,“像一个笨拙的男生用小礼物讨女孩子欢心”。他在课堂上讲述好玩的段子吸引同学注意力,试图唤醒在后排酣睡的学生。他诉说自己学物理的不堪过往,苦闷漫长的光棍岁月,或是一个人背包旅行中的有趣见闻……见到同学们笑得开心,他才渐渐有勇气把课讲下去。 

  与学生们相处的点点滴滴,都珍藏在他记忆里。班里流传一个段子,在路明课上,如果有人犯困了想偷偷睡觉,会先叮嘱同学:“我先睡会,等路明讲笑话的时候叫我。”还有同学在评教网站上留言:“以后有人问,你的物理是语文老师教的吗?我可以回答,有过一任。”修养深厚,谈吐幽默,加上备课细致,让路明在学校大受欢迎,课堂上座无虚席。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华理“男神”。其他专业、甚至外校的不少学生也慕名而来旁听他的课。 

  一年夏天他去伊犁,在那拉提草原,看到一群哈萨克小伙横刀跃马,剽悍异常。突然间,一个小伙子策马奔来,老远就喊:“你是教物理的路明吗?”他大为惊喜,“原来这就是桃李满天下的感觉”。稍稍平复心情后,他正打算承认,谁知小伙子转身笑着告诉同伴:“就是他,就是他让我挂的!”随后的剧情,自然是把酒言欢,不亦乐乎。 

  这个贴心的大哥哥,写过一段肺腑之言,送给那些坐在后排偷懒的人:“我的青春已逝,最看不得你们浪费青春。可以不上课,但一定要阅读;可以不学习,但一定要思考;可以不运动,但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最怕的是,学也没有学好,玩也没有玩好,连回忆的资本都没有。”

  春风十里,不如你

  转过头去,努起笑容,一段时光永远过去。再见,亲爱的姑娘。你好,孩子他妈。 

  当知道你肚子里是个男孩时,我曾开玩笑说,过两年要个二胎吧,我想抱女儿。现在,我不想要女儿了。这辈子我没有女儿,我把你当女儿。        ——路明 

  聊到爱情,“孩子他爸”路明笑笑说,很简单,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恋爱,不是为了在爱人心里刻下‘到此一游’,而是不辜负彼此的青春。千山万水行过,然后疲惫、顿悟,明白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26岁那年和妻子第一次相见时,路明便深深感叹“与君初相识,似是故人来”。此后,每一次远行前的离别,都变得特别不舍。每一次旅途中,他独自面对浩瀚星空与无尽旷野时,第一个想到的总是那个她。 

  路明曾在《情书》一文里提到过一件事。一次,妻子看了“狗血”言情剧后向他抱怨:“看看人家,求婚多浪漫,我呢,连封情书都没收到过。”话音刚落,路明便悄悄走到一旁,翻出一个旧手机,找出一句他发给妻子的短消息:“GNN,要是能活着回来,我就娶你。”这是在那个巴颜喀拉山九死一生的风雪之夜,他用冻僵的手指,在手机上写下的话。 

  儿子星野的出生,让路明看到了妻子柔弱外表下坚强的性格,强烈感受到了一个女人对孩子、丈夫和家庭深沉的爱。“剖宫手术的伤口,宫缩的剧痛,开通乳腺时的泪流满面,无微不至照顾孩子的琐碎与艰辛,她全都一个人默默承受。和星野在一起,她永不撤下火线。”那年在青海玉树结古寺,路明点亮了两盏酥油灯,听老喇嘛用生硬的汉语说出自己的心声:“真心对一个人,不要让她受伤害,也是一种修行。”

  漫天星光,耀原野

  所以,还是叫星野吧。星星的原野,像宫崎骏的动画,像梵高的油画。“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你爸年轻时酷爱旅行,至今难忘呼伦贝尔的星空,珠峰大本营的星空,巴颜喀拉的星空,慕士塔格的星空,额济纳的星空,喜马拉雅南麓的星空,也忘不了星空下的篝火、歌声和帐篷。银河划过天际,星光铺天盖地,偶尔飘过几片薄薄的云,像巨大的水母飘浮在深海里。      ——路明

  路明坦言,起初不打算要孩子。“以前觉得小孩子是负担,一辈子太短,还有那么多山山水水没看过,总觉得没有做好当父亲的准备。”渐渐地,他向四位老人和自己内心妥协了。“我不能只顾个人梦想,还是顺其自然吧,父母养育了自己,我也有责任延续这生命的火种。” 

  小星野的降生,像是上帝赐予的一件礼物。初为人父,他每天沉浸在喜悦中,换尿布、冲奶粉、唱儿歌、哄睡……虽然他“生物钟失调,内分泌紊乱,一个月瘦了4公斤,睡觉从来没超过3个小时”,但一想到小星野在父母耐心的照顾下一天天长大,从嗷嗷待哺,到咿咿呀呀学说话,从踉踉跄跄学走路,到背起书包上学去……“孩子是父母甜蜜的负担,现在忍受的这些辛苦,都是幸福。” 

  养儿方知父母恩。看着怀抱中的小星野,路明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小时候不知给父母长辈添了多少麻烦,却从未听他们抱怨过。”为了他,母亲月子里落下了病,父亲放弃了很好的工作机会,奶奶一次次端着鸡汤来看望,外婆抱着他滚落楼梯,手臂粉碎性骨折,头上缝了18针,他却安然无恙…… 

  “接下来几年,旅行计划全面搁浅,最重要的是陪伴孩子。等星野长大一些,再带他去看万水千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第四维
   第04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5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百宝箱
   第08版:心灵屋/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创业说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玩出味
   第12版:穷游家/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多棱镜/大学城
爱写作文的物理博士
大学生版大学城/达人秀05爱写作文的物理博士 2014-12-10 2 2014年12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