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进入暑假了,许多在校大学生也在积极寻找实习机会。据数据统计,90%高年级学生在暑期选择实习来“消暑”。
大学期间实习对于大学生来说百益而无害,还能为自己的简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只有真正明白实习的目的,避免误入实习误区,才能获得实习带给你宝贵的财富。
误解一: 实习就是“廉价劳动力”
常听见实习生在面试的时候问HR“你们公司实习工资多少?”,好像他们看重的不是实习机会,而是薪资。这也并没有错,毕竟现在生活消费水平很高,实习生到手工资本来就不多,甚至有时候还得倒贴。
“要把实习和兼职分开,把挣钱和积累经验分开。”大学生职业规划专家说,“实习是为了体验职业社会,获得工作和社会经验。如果有必要,无薪实习甚至是付费实习都是可以接受的。”
学生可以把一些低薪酬的基层工作岗位当做是练手,先拿到“泥饭碗”再找“金饭碗”,骑着马找马也不失为一个精明的做法。但是专家提醒大学生要注意“时间成本”,如果实习付出的精力高于收获的经验,那也是得不偿失的。
误解二:实习经验越多越好
“工作经验”是个人简历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个大家都知道。别“天真地”以为工作经验越多成功几率就越高。不少大学生为了积累经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断更换实习工作。
对于频繁跳槽的员工,用人单位会对你的稳定性产生怀疑。实习经历不应该一味追求“量”,而是要保证“质”,从实习经历中学到“干货”。
实习经历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不需要把自己曾经去过的所有的经历都写出来,聪明的做法应该是针对你所申请的不同职位,撰写与之相关的工作经验。
误解三:进入名企才算实习
进入不同的企业,会学到不一样的经验。大公司会让你很规范,更能了解到成熟的管理模式;小公司会让你知道遇到的具体困难的解决方法。
不管进入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实习生都要从最基层做起。基层工作接触面比较广泛,这也是一种财富,可以从中汲取很多的营养。这仍然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从基础简单的重复工作,再到相对复杂的工作,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基本上,公司并不指望实习生创造很多价值,更多的时候,从点点滴滴的细节中看出他们的态度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