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欺诈现象令人瞠目结舌,而家具行业业内人士自曝的“实木家具七成假”黑幕,更让人愤怒。“把仅部分为实木的家具当作全实木的家具卖,这还算是有‘良心’的厂家、商家。”一位从事家具销售20多年的潘先生爆料说。据他介绍,现在有一些小作坊更是采用模铸的方法用树脂材料制造劣质家具,再以实木家具的名义出售,其成本仅为实木家具的20%。如使用更低劣的泡剂等材料,成本就更低。
卖假货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三五年就足以让劣质家具“露馅”,但到那时,当初卖家具的店可能早就易主了,因此一般家具商场店铺的流动性都很大,在30%左右。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机构,家具投诉不在少数。但是,当市民听说对家具进行检测需要在家具上钻孔等破坏性取样、还要自己掏钱时,最后都不了了之。毕竟一套家具价值不菲,普通老百姓折腾不起。而且现有的质检技术仅能检测家具是实木还是板材或其他材质,并不能检测究竟是哪种木材。
想不拆开看而能知道家具用的究竟是不是实木,有业内行家教了这么一招:在家具背面或底部找个不起眼的角落,用电钻轻轻钻一个小洞,看掉出来的是不是木屑。
但是,为避免日后麻烦,消费者在购买前最好能慎重些。如果商家宣称是实木家具,尽量让其出具证明,这是日后维权的关键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