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妈咪宝贝
     
本版列表新闻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警惕宝宝冬天“中暑”
  炎热的夏季会中暑,难道在寒冷的冬季也会发生中暑吗?事实确实如此,在冬季发生中暑的婴儿还屡见不鲜呢!

  冬天,年轻的父母惟恐孩子着凉,在孩子身上裹着大衣、毯子,还要用上空调、热水袋或电热毯等等,加之冬季房间门窗关闭,室内空气不流通,这使得孩子如同生活在一个“人造夏季”里,体温会逐渐上升,等父母发觉时,孩子已处于高烧之中,这样便形成了冬季“中暑”。

  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

  这种严寒里婴儿发生的“中暑”,医学上称之为婴儿闷热综合症,多见于2~10个月的婴儿,有较典型的临床特点:

  病情来势汹汹,好发于冬春的寒冷季节,都有厚衣和被褥闷热的病史;

  发热初起时,即为高热,体温可以高达41℃~42℃,全身大汗淋漓如水洗;

  大汗后则体温不升,哭声低弱,反应差,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可导致严重的大脑受损,若不及时抢救,甚至危及生命。

  据有关资料统计,婴儿闷热综合症的死亡率为17%~30%,大约12%的病儿以后会发生脑性瘫痪、智力落后和癫痫等严重后遗症。

  在寒冷季节,为什么婴儿会中暑呢?这是因为婴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排汗和散热功能弱,而且反应能力较差,当他们被包裹得过暖时,不能挣扎和摆脱捂热的不利环境,当被窝内温度超过34℃时,婴儿会发生高热、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大量丢失,造成脱水、代谢性酸中毒、脑缺氧和脑水肿等一系列恶果。

  寒冷冬季适度穿衣

  隆冬时节,保暖对于婴幼儿来说尤为重要。但是,保暖要讲科学性,不宜过暖,因为后者的危害性有时会更大。

  首先,婴幼儿衣物穿得过多,势必会限制其手足的活动,甚至影响到呼吸。宝宝出世后手足就会活动,是先天的一种了解环境、接触外界的能力,它们需要很快知道手和脚是用来干什么用的,如何才能指挥手脚的活动为自己提供方便,并通过与各种东西接触、感觉,加深对外界的了解和适应,这种能力和机会如果受到限制无疑对孩子的发育不利。

  因此冬季孩子所穿的衣物要宽松,不能影响孩子手、足活动。聪明的父母亲还应当给孩子们提供更多手、足活动的机会,不断强化手脑之间的联系。

  在寒冷季节里,年轻的父母给宝宝增减衣服,原则上以小宝宝的面色正常,四肢温暖、不出汗为宜。如宝宝行为异常,或者脸上有汗,体温在37℃以上,就表明保暖过度,应该松开包裹或者减少衣服。如孩子手脚发冷、体温不足36℃,说明保暖不够,需要增加衣服和提高室温,但是穿多少适宜呢?一般情况下,比正常健康成人,幼儿多一件相当于毛衣厚度的衣服就够了,要注意腿部和足部的保暖,南方人尤其是广东人,给孩子上身穿很多衣服;而下面只穿两条单薄的裤子,这是不合理的。另外,鞋袜要宽松些,否则,有碍足部血液循环和保暖,会导致冻疮的发生。

  更需提醒的是:“防受凉,穿要宁多勿少”是不科学的传统观念,这不仅引起小宝宝“中暑”,还会减弱婴儿的体温调节功能,不能更好地适应外界气温的改变,导致抵抗力下降,以至于常常感冒发烧。相反“若要小儿安,需有三分饥和寒”是正确的育儿经验,在日本,家长很注意培养孩子的抗寒能力,从小进行冷空气浴锻炼,即是严冬也不放弃,着衣服很少,这些孩子体格健壮,很少生病。

  冬季“中暑”紧急应对措施

  万一发生了“婴儿闷热综合症”,不要惊慌失措,应立刻掀开患儿的被子,将孩子抱到空气新鲜处,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同时不要忘记拨动医疗求救电话。病情较轻的,可更换患儿的湿衣服,擦干汗水,体温不高者,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感冒。体温过高者,要适当松解衣被,减少包裹,并用温水擦浴,头部冷敷,但禁止用退烧药,因为退烧药会使得患儿出汗更多,加重脱水,使得病情恶化。如果病情较重,有条件者应该立刻给予吸氧,呼吸停止者,应该立刻疏通呼吸道,及时口对口人工呼吸。急需送医院的,还需注意在途中不要把头部捂盖过严,以免再次发生缺氧窒息。(辛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消费资讯
   第04版:汽车天地
   第05版:人口世界
   第06版:居家布置
   第07版:大手小手
   第08版:人口专版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资讯
   第16版:名人生活
警惕宝宝冬天“中暑”
饮食习惯影响孩子注意力培养
“宝宝的大拇指能弯曲啦”
沪上最大规模亲子嘉年华开幕
广告
家庭周刊妈咪宝贝10警惕宝宝冬天“中暑” 2011-11-15 2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