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是仰面朝天躺着,我赶紧依靠腹肌的力量让自己坐起来,过了一会我觉得没那么难受了。当时我就告诉自己:没事的,我能应付得来。
3点,收缩加剧
虽然感到情况紧急,但我的理智还在。我试着不让自己蜷缩成一团,努力做一些我在产前培训课上学习的呼吸训练。但是效果不佳,子宫收缩更加密集了。撑到大约凌晨3点,我决定洗个澡。但我刚进浴缸,马上又出来了,实在是太难受了!
3点半,出发去医院
20分钟后,我实在受不了了,决定赶往医院。我很担心自己会在出租车的座椅上分娩,于是叫了急救车。当时我的骨盆开缝是1.5厘米,我的羊水开始破了。
早上5点,直接进产房
到了医院,我并没有被送到产前准备室,而是直接进了产房。可直到早上5点,我的盆骨开缝还只有2厘米。
下午1点,骨盆开缝5厘米
就这样煎熬着熬到了下午1点,骨盆开缝已经有5厘米了!但是,子宫收缩不够有效,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痛苦。
1点45分,进行了硬膜外麻醉下午5点,仍没什么进展
将近下午5点左右,还是没什么进展,此时我的盆骨开缝刚刚变为6厘米了。助产士告诉我,如果还是不行,就要进行剖宫产手术了。我背对着墙呼出一口气,开始试着集中注意力。我努力回忆瑜伽老师的话:“女人是一朵花,它应该绽放出美丽的花冠。”
晚上7点,我的努力开始见效为了尽可能顺产,我尽最大的努力集中注意力。2个小时后,我的骨盆开缝从6厘米增加到了9厘米。
凌晨1点,分娩开始
我本以为自己会经历难忍的疼痛,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疼,而且比我想象中轻松许多。我不敢相信居然如此轻易地就生出了宝宝。我用力了10次左右,几乎没有任何疼痛感,也没有气喘吁吁。另一件令我惊讶的事情是:胎盘居然随着胎儿一起出来了,我本以为医生要戴上外科手术手套,把胎盘拽出来。
凌晨3点,见到了宝宝
分娩之前出于一种本能,我很害怕生宝宝的这个过程,但实际上一切都是那么容易。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流出的血的味道,但是流血并没有任何痛苦。生完以后,我本来以为需要立刻服用一些强烈的药物,并且要把我和宝宝分开很久。但没想到,医生剪断脐带,过了半小时,我立刻就能给宝宝喂奶了。一位助产士过来,教给我正确的喂奶姿势,当宝宝紧紧贴在我的身上,一切那么美好!医生给宝宝进行的第一次全面检查是在分娩室里进行的,就在我的眼皮底下。
小链接:什么是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麻醉是一种复合麻醉,一旦起作用,就感受不到痛觉了,但是仍然有触觉,可以感觉到宝宝正在娩出的过程。做硬膜外麻醉前要先做局部麻醉,等你的后背皮肤开始发麻后,医生会要求侧起身子,然后在腰椎进针,针头插入硬膜外隙后,再插入一根纤细的塑胶导管,最后才拔出针头。在行硬膜外麻醉的同时,医生会不断地监测产妇身体状况、血压和宝宝的心律。许多产妇在分娩时采用硬膜外麻醉,是为了给自己一个短暂的缓冲时间,因为麻醉后她们可以好好地睡一觉,尽可能地储蓄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