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01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乃珊已逝 名媛永在
  ■记者  周修怡  实习生  王钏  整理报道

  1980年代的上海文坛充满传奇,有人发掘出了张爱玲,而有着张氏流风遗韵的活跃的女作家群里,便有程乃珊。

  同出身名门的张爱玲相似,程乃珊也来自一个书香门第之家,深受西方文化熏陶,嫁给旧上海“颜料大王”的后人,在叙说、记录海上传奇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中,程乃珊自己也披上了传奇色彩。

  然而,人间总是留不住太多传奇,4月22日凌晨,程乃珊在华山医院病逝,享年67岁。

  传奇逝去,留下故事无数:她自己的、她虚构的……还有,她和我们的故事。

  她自己的故事:书香门第平民体验

  程乃珊1946年出生于上海,祖父16岁卷着铺盖从浙江桐乡到上海谋生,到程乃珊出生之时,已成为在上海金融界颇有地位的人物。程乃珊的父母亲都是大学生,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对她影响颇深。当时那个年代,学校流行学俄语,但精通英文的妈妈知道英语是多么重要,她没有因为环境干扰而放弃让程乃珊学习英文,直到后来程乃珊考入了大学英语系,毕业后又做了20多年的英语老师才领略了妈妈的过人之处。

  1964年,程乃珊高中毕业,考入上海教育学院英语班,毕业后分配到中学教书十余年。这十年,正是程乃珊二三十岁那段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那时候环境不允许女人打扮成光鲜模样上街,但她还是喜欢那些亲戚朋友从海外寄来的美丽衣服和化妆品。她曾躲在家里仔细地涂上口红,拍完照片后再赶快擦掉。没地方烫漂亮的头发,她就用牛皮纸自己把直发卷成国外亲戚照片的波浪型。不喜欢八个样板戏,她就和一帮情趣相投的朋友找来古典音乐的老唱片来听。因此,现在看她当时的照片,不太像是在那个特殊时期拍的,与同龄人相比,她过得很五彩缤纷、很布尔乔亚。

  她虚构的故事:从蓝屋到绿屋

  1983年,程乃珊凭借《蓝屋》获得《钟山》首届文学奖,轰动一时。小说的内容很简单:主人公顾传辉寻亲时偶然发现自己的父亲竟然是当年1930年代上海滩的豪门巨富,顾传辉出于私心对豪宅蓝屋充满向往……程乃珊心中是爱蓝屋的,她曾多次表示,她打算重新写《蓝屋》,“过去写得太肤浅”。此后,她一次次描绘起“绿屋”,这座位于北京西路铜仁路交界处的绿色砖面外墙建筑在她笔下矫枉过正。程乃珊对绿屋的迷恋和推崇,背后是她对海派文化愈加深刻的认同。

  事实上,程乃珊与绿屋的传奇,也丝毫不输给小说的传奇。“绿屋”是由曾经的“颜料大王”吴同文所建。文革开始没多久,吴同文就因经受不住打击而同姨太太一起在房子里牵手自杀了。这栋童年每每经过的绿屋,给程乃珊留下了深刻印象,孰能料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她结婚之时却忽然发现,原来她所嫁之人,正是吴同文的后人严尔纯。

  别人的故事:“老克勒”与小市民

  如果说程乃珊在80年代所写的是当代上海,那她在90年代所写的反而是“老上海”。

  好友简平回忆道,“20多年前,我曾去程乃珊当时教书的学校看她。那所中学在杨浦区的惠民路上,逼仄、潮湿。程乃珊每天在静安寺和惠民路间往返,就像穿越两个截然不同的部落。这段生活让她切实地走进了小市民阶层,并且对他们的喜怒哀乐有了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她的《穷街》正是这段生活的印记。而《蓝屋》和《穷街》这两部小说恰恰构成了上海滩最精彩的两个层面的生活。”

  《上海探戈》、《上海Lady》、《上海Fashion》等,从2000年起,程乃珊开始涉足与老上海有关的纪实文学。她在现实中回溯“老克勒”的传统,与沪上名媛克勒们组成“克勒门”,一点点拾捡海派文化。程乃珊四处寻找上海老人,听他们讲述关于老上海的故事。“我要做的,就是将老上海那些被时间蒙尘的传奇发掘和再现出来,让更多的人知晓并且记住。”程乃珊说。

  她和我们的故事:两年“闲话”不曾断

  2008年底,本报欲开辟“上海闲话”版面,需向海上名家约稿,报社同仁几乎同时在第一时间想到了她———程乃珊。

  虽早已拜读过乃珊老师作品无数,但我从未曾奢望能有与她本人交流的机会。也因此,得到乃珊老师的联系方式后,我酝酿了许久,才敢在电话机上摁下那几个数字。没有想到的是,当我惴惴不安地向乃珊老师说出了我们的约稿请求,她一口应承了下来,对稿酬却只字未问。

  后来我才知道,乃珊老师如此爽快答应,一来是因为她是本报的老作者,与本报相熟,盛情难却;但更是因为她的性情爽朗,并不在意我们最终能刊登篇幅多少、稿酬又是几何。在“乃珊闲话”专栏存续的两年多时间里,乃珊老师发表在专栏中的文章几乎皆为原创新作。

  遗憾的是,因为现代通讯技术的发达,两年交流我们多通过互联网和电话完成,我却始终未得见乃珊老师本人一面。本以为有大把光阴可以等待,本以为有很多机会可以相遇……怎会料到,突然就会天人永隔。

  我知道,已无缘得见乃珊老师。但我更知道,只要重新捧起当年的“乃珊闲话”,她便会在字里行间重生。她,是永远陪伴我们的海上名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情理与法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居家布置
   第07版:缘份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名人生活
   第16版:爱心善举
乃珊已逝 名媛永在
问题食品的问题不一定在食品
拒绝继母同住法院判赔租金
硕大如浮云合适才重要
“铁榔头”回归老女排又火
报头
家庭周刊一版要闻01乃珊已逝 名媛永在 2013-05-01 2 2013年05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