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卫生计生专版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医者仁心
“病人康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志愿者陪同老人游枫泾古镇
■护士亲热地为老人梳头发
  走进众仁老年护理医院,洁净、安静、宽敞,花红树绿是最初印象。深入采访才知道,每天在这里发生的故事,足以让无数人深思和感动。

  骨折老教授重写毛笔字

  有一位患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右侧上下肢肌力为零级,伴言语障碍。20多岁的康复治疗师陈梅,就在每天治疗时主动与其聊天,还掏钱买来书籍和拼音字母卡片,鼓励家属帮助病人恢复言语功能。经三个月康复治疗,病人能够独自行走,人也变得开朗了。

  九病区一位退休老教授右上肢骨折,不能写不能动。陈梅在治疗过程中鼓励他拿起笔来。现在,老人已经能轻微活动,并自如地写毛笔大字啦!

  造口老伯又有了新笑容

  86岁的顾老伯接受直肠癌手术、使用人造肛门后,来到医院。但因无适合的造瘘袋,每次更换时沾满全身,臭味难闻。年青医生彭爱君轻声安慰,为其更换造瘘袋,还改造瘘袋口,使之与病人造口相符,更换时变得干净好擦。病人的眉头舒展,言语和笑容也多了起来。

  洪阿婆81岁,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合并认知、吞咽功能障碍,长期卧床,行鼻饲管流质饮食。有段时间,老人脚底出现一大块皮肤溃烂。彭医生积极配合护士做创口护理,主动为病人修剪坏死组织,换药一天两次,从不落下。一个多月后,病人创口面积缩小,如今已愈合结痂。

  想方设法哄着病人剪指甲

  有时,病人突然把满嘴饭菜喷出来,吐得她一头一脸,她顾不上自己,总是带着微笑先给病人擦干净;有时,病人突然打她一个耳光,她笑笑就过去了;有的病人不肯吃饭,她有说有笑地哄,一口一口地喂;有的病人不肯剪指甲,她也想方设法边哄边剪……担任老年痴呆科护士长10年来,沈珍华就这样把每一位痴呆病人当亲人。病人家属过意不去,她却说:“病人可能啥也不知道,我们这样做,不就是将心比心嘛”。荣获金山区优秀护理骨干,以及科室获得区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就是对她工作的充分肯定。

  锦旗、小诗和感谢信

  今年5月3日,市民邱女士手举绣着“精心护理、德医双馨”大字的锦旗,来到众仁护理院,感谢呼吸科医护人员将其父亲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不久前,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儿子,写了一首题为《五心》的小诗,表达对众仁医务人员的深深敬意:“爱心,不是亲人胜亲人;热心,日夜操劳暖心窝;细心,嘘寒问暖勤照料;耐心,吃苦受累显真情;舒心,安度晚年吾爸福”。

  10年来,院方收到231封感谢信、表扬信,179面锦旗。而每封信、每面旗,都是感人的故事……为了感谢,病家常常会送水果、土特产,甚至悄悄塞上红包、首饰,但都被医护人员一一谢绝,有时实在推不掉,就全部上交院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情理·产业
   第05版:太太厨房
   第06版:汽车天地
   第07版:缘份对接
   第08版:卫生计生专版
   第10版:旅游休闲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大手小手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我们的父亲母亲
勇做老年护理事业的标杆
学科建设为病人带来福祉
“病人康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阿婆,您一路走好
细节,做得比孝子还要好
大爱,将延展至岁月深处
家庭周刊卫生计生专版08“病人康复,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2013-10-23 2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