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妈咪宝贝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亲子沟通要避开这些“隐形炸弹”
图 TP
  有些爸爸妈妈总是觉得和孩子聊天是一件很累的事,甚至不知该说些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分析如何能和孩子更好地进行沟通,及时避开和孩子沟通的雷区。

  雷区一:提问式沟通

  很多想要了解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和孩子沟通时总是采用提问的方式:

  “你在幼儿园怎么样啊?”

  “幼儿园今天都在玩什么?”    

  “老师今天教了什么?”

  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有限,不能很好地理解父母话中的含义,甚至不能很好地组织自己的语言,对于爸爸妈妈这样的提问回答不上来,也不愿意回答类似的问题。

  在和孩子沟通中要尽量避免提问式沟通,而应采用类似“我猜你今天在幼儿园玩滑梯了?”这样互动交流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能够让孩子身临其境的表达。

  雷区二:不自然沟通

  有些爸爸妈妈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喜欢捏着嗓子或者装作某个动漫人物的声音,有时也会模仿孩子的某些表达方式与孩子沟通,例如:“喝水水,洗脚脚”。

  爸爸妈妈本来是想用这样的沟通方式来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孩子达到“平等”沟通,但这样的沟通方式,在孩子言语发展期,没有为孩子建立起一个标准的语言环境,会影响孩子的言语发展。

  雷区三:多讲少听

  爸爸妈妈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经常听到的都是爸爸妈妈的声音:“宝宝你看……是这样……那个不可以……”却很少能够听到孩子讲话。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们和孩子的沟通,更像爸爸妈妈自己的单口相声,孩子对这件事的感觉是怎样的?有怎样的表达?

  孩子的表达往往在父母的各种情绪中被忽略了,从而导致孩子做事拖拉、没有主见等坏习惯。因此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有时需要静下来听听孩子想要表达些什么,不要急着给孩子否定,先听一听孩子的想法,了解孩子的需求。

  雷区四:逗孩子

  在很多场合,我们常常会看到一群成人把一个孩子围在中间“逗”。

  “今天和我回家吧,你爸爸妈妈把你送给我了!”

  “你的鼻子呢?刚才我把你的鼻子偷走了!这下你没有鼻子啦!”

  一群成人乐不可支,被围在中间的孩子总是手足无措地站着,有的直接扁扁嘴大哭起来,还不忘向叔叔阿姨讨回自己的鼻子。爸爸妈妈在旁边有时配合着“叔叔阿姨在和你开玩笑呢,不要哭”,还要对周围的朋友说“这孩子怕生”或者“今天午觉没睡醒,有点闹人”。

  孩子的言语理解能力有限,不似成人能够了解“言外之意”,当成人有这种逗弄的言语,孩子会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我没鼻子了!”孩子在这样的理解下,会害怕、会哭就不奇怪了。

  有时父母也会吓唬自己的孩子“你不听话,我不要你了!”这些逗弄和吓唬的话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安全感和亲子关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案例·产业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小楼书香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亲子沟通要避开这些“隐形炸弹”
意大利研究发现: 七八月份是怀孕的最佳时节
小宝宝过早使用大奶瓶容易发胖
长期在托儿所的孩子脾气会更加暴躁?
宝宝夏季钙流失 妈妈需警惕
你允许孩子“虚度光阴”吗?
家庭周刊妈咪宝贝10亲子沟通要避开这些“隐形炸弹” 2016-07-06 2 2016年07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