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妈咪宝贝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7月1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幼儿园后 请称呼孩子的名字
图 TP
  “宝宝”、“乖乖”、“小宝贝儿”不少爸爸妈妈都会给自己的孩子一个昵称,这个昵称到宝宝上幼儿园、甚至上小学后都还在沿用。Stop!这种昵称在孩子上幼儿园后就该改口了。

  “宝宝”之类的昵称产生于婴儿期,它对孩子的心灵抚慰和情感交流类似于无形的“奶嘴”,是伴随着“奶嘴”而产生的,也应该随着孩子的“断奶”而终止。它和奶嘴一样,仅仅适用于只能以哭声或“咿呀”表达感情和需求的婴儿。

  当孩子能够奔跑、生活自理,尤其是上了幼儿园和小学以后,家长就应该理智地改口,称呼孩子的名字。这是因为,当孩子开始集体生活后,他需要适应没有太多人围着他转的集体生活,需要学会独立。而“宝宝”、“贝贝”之类的昵称就会抵消学校教育带来的作用,让孩子依然觉得自己是家中的掌上明珠,是还没长大的小宝宝。

  相对而言,称呼孩子的名字,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身份不一样了,长大了,也多了一份责任感。

  称呼孩子名字需要注意啥?

  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孩子的转折期适时改口,如果嫌改口比较生硬,可以在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上学,或假期旅游中开始。因为这些时机都是孩子人生的转折点,孩子将面临在全新的环境与陌生的同伴间建立友谊和合作关系,父母在这个时候改称孩子的大名,有助于孩子成长意识的觉醒,增添他步入社会的勇气和自信心,提醒孩子,他的身份不同了,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孩子在与家长交流的时候,或者在作文、日记中,总会流露自己长大以后的梦想、理想。幽默的父母不妨就以孩子的理想代替昵称,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如对于长大想当警察的孩子,家长可以戏称“王警察”,对于想当医生的孩子称为“李医生”,想当科学家的孩子可以称为“张教授”……每一种职业都有一种或多种职业精神,如警察的胆大心细、勇敢奉献;科学家的认真专一、思考创新;医生的细心耐心、慈悲为怀等等。这些都可能随着称呼强化孩子长大的意识,为孩子的行为树立良好的样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案例·产业
   第05版:家居生活
   第06版:太太厨房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计生协会专版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大手小手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小楼书香
   第16版:名人生活
这样沟通,孩子不喜欢
上幼儿园后 请称呼孩子的名字
研究发现:孩子顶顶嘴脑瓜灵
婴幼儿运动不足影响脑发育
盘点外国孩子怎么过暑假
家庭周刊妈咪宝贝10上幼儿园后 请称呼孩子的名字 2016-07-13 2 2016年07月1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