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首次参加全国两会的朱燕来谈及父亲朱镕基时说,自己上会前和父亲有过一些交流,希望能从中取经。她说:“我在国内原来学的是哲学,获哲学硕后到海外学的是社会学。后来在国外转行做金融、银行业。尽管自己不是金融的科班出身,但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对经济日常的知识学到很多。”朱燕来透露:“父亲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空谈,要脚踏实地地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
2013年的全国两会开幕前几天,朱燕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平时与父亲经常沟通,“父亲非常幽默,说话往往谈到本质上,每次都会带给我很多启发”。她说,父亲说话直截了当,非常坚持自己的原则,“我比较赞赏这种风格,父亲是我的榜样”。
2014年的全国两会,朱燕来的发言,关注的是教育公平。她说,如果从小就分三六九等,对人的成长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现在学校分成三六九等,在资源投放上分出“重点”和“非重点”,这种模式是值得反思的。
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透露,“我们家家风还真是挺严格的,我父母一直比较强调做人的诚实正直,从小就告诉我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积极上进、有为,同时也要脚踏实地。”
2015年的全国两会,有海外进修经历的朱燕来,分析当下很多家长送孩子出国读书的忧虑时说:“我觉得不用担心,中国人有很强的爱国情结,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会回来为祖国效力。”她的表达很直率:“孩子们出去可以开拓视野,不用担心他们不回来。”
提起父亲朱镕基,朱燕来感谢大家的关心,说:“父亲的身体状况总体还可以,但年纪大了,有时候身体难免会有一些小毛病,但总体还是不错的。”
2016年的全国两会上,朱燕来坦言,她最关心的是教育,“我在中国人民大学做过四年大学老师,也算从教育界出来的。”
在接受采访时,朱燕来介绍了朱镕基用稿费成立的“实事助学基金会”,她自称自己关注基础教育,就是因为三年前父亲用稿费建立的这个助学基金,专门用于为湘西、福建等偏远地区儿童解决营养餐问题。“因为资金有限,我们不接受外来捐赠,只能做一点是一点。”朱燕来说。
朱燕来谈及父亲对她的影响时说:“他是我成长中非常大的动力,我做得还不够”;“他今年88岁了,身体还可以,生活就像他这个年纪的人一样,每天锻炼身体,读书看报。”
许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