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孩子随谁姓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少数受访者认为不重要。交叉分析显示,一半的男性受访者认为孩子姓什么很重要,显著高于女性受访者的比例。
余健觉得孩子随谁姓不是很重要,“名字就是一个符号,孩子姓什么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血缘关系”。
谭斌则认为孩子的姓氏重要。“千百年来孩子都是随父亲姓,这是一个传统。”
对于能否接受孩子随母亲姓,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能,少部分受访者表示不能。进一步的交叉分析发现,近一半的男性受访者能接受,低于女性受访者的比例。
虽然谭斌觉得孩子随父亲姓是传统,但他也能接受孩子随母亲姓。“跟谁姓都一样,都是爸爸妈妈的孩子。”
李惠是一位全职妈妈,她觉得孩子随谁姓都可以。“孩子现在就会问我‘为什么我姓刘,不姓李?’可能他从小和我哥哥的孩子们一起玩,就好奇自己为什么和哥哥姐姐的姓不一样。如果我再生一个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会让孩子随我的姓。”对此李惠表示,丈夫并不会介意,“我们把这些东西看得比较淡”。
余健听朋友说起过一对因孩子姓氏而闹离婚的夫妻。“我不太理解他们为什么不能各退一步。我猜测男方可能受到父母或其他人的压力,害怕别人说他倒插门,所以坚持孩子要随自己姓,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女性怀胎十月确实很辛苦,要求孩子随自己姓也是合理的。两个人应该好好商量,互相理解一下。”
对于孩子的姓氏,近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应随父亲的姓,这是一个传统;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可以生两个孩子,分别随父母的姓;有受访者表示应随母亲的姓,母亲怀胎十月很辛苦;也有的受访者觉得姓什么都无所谓;还有的受访者觉得可以把父母的姓拆解、合并作为孩子的姓氏。孙山 毛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