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大手小手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经会不会让孩子们更知书达礼
姚建 王丹青
  从2008年开始,国内悄然兴起了“少儿读经”的热潮,民间也有不少私塾、“读经”学校开办起来,供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

  “‘少儿读经’是过去20年中国文化领域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少儿读经’事业的展开,对于中国文化的复兴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姚中秋表示,“最大的成就是使得全社会都认识到了孩子‘读经’是个好事。”

  “少儿读经”除了在传统的体制学校内进行,还有不少是在民间私塾中进行的。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王苍龙在对“读经”学校的实地调查中发现,“‘读经’的很多孩子,在体制学校里的成绩不算很好,他们在体制学校里会被边缘化,甚至可能遭受到老师的不公平对待。而当他们选择离开原来的体制学校,来到‘读经’学校,他们觉得在这里可以学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知书达礼的人。”

  在当前中国体制教育为主体的大背景下,“少儿读经”无疑为家长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让孩子们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诸多好处也渐渐为许多家长所认可。据不完全统计,国内现在至少有200家私塾为孩子们提供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但就在这样的热潮中却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广东私塾联谊会会长袁彦在走访中发现,目前“少儿读经”界存在着一种极端的教学模式——“纯读经”。“不管学生是多大年龄、之前有没有其他的教育背景,一天6~8小时,甚至是12小时,只‘读经’,没有任何识字、认字,隔绝阅读,一直到要能背诵20万字的中文典籍。这以后,你可以学别的,或者是回体制,或者去一些书院。”

  对此,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柯小刚认为,不知道自己背诵的经典所谓何意,只是机械地记忆词句,不但不会帮助孩子们学习经典,反而会让他们对经典产生厌恶感,甚至可能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袁彦也表示,在背诵字数超过20万的学生中,依然有迷恋电游的、行为乖张的、人生迷茫的、不知经典为何物的、对圣贤全无感觉的孩子,甚至有一些从小“读经”的孩子在识字写字等基础知识能力方面严重滞后,尚且不及在体制内就读的同龄人。

  如何正确“读经”?颜峻认为,“读经”一定要伴随着讲解来进行。若不及时讲解,学生将不会真正理解所学经典的含义。“讲解并不是把最深刻的意思讲出来,而是要用最浅近的话解释。”颜峻说,“死记硬背是最容易忘记的方式,只有讲解过了,才能记得更牢。”姚建 王丹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
   第04版:案例·产业
   第05版:家庭计划
   第06版:家居生活
   第07版:缘分对接
   第08版:太太厨房
   第09版:大手小手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养生保健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家庭收藏
   第16版:名人生活
为孩子取名有点烦
我的宝宝我来SHOW
育儿速读
孩子随父姓还是随母姓
我们的教育没教会孩子选择
读经会不会让孩子们更知书达礼
校园暴力元凶
家庭周刊大手小手09读经会不会让孩子们更知书达礼 2017-10-25 2 2017年10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