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公司考虑的是如何提供“父爱型”和“母爱型”兼顾的服务,而在现实中,家长在孩子留学这件事上似乎已经完全从原来的“父爱型”转变为“母爱型”,恨不得变身为“贴身保姆”,随时跟在孩子身边。
留学不成功的案例中,孩子的问题不是出在“学校选得不合理”“课程跟不上”“生活习惯有差异”等具体问题上。现在对于孩子来说,“挣断脐带”成了很难的事,因为除了脐带,父母还在努力为孩子们“加固”着襁褓,甚至是金钱堆起来的“黄金襁褓”。
什么都替孩子打理好,换来的并不一定是孩子的感恩,更可能是永远也长不大的“妈宝儿”。很多孩子到了国外不会铺床、不会洗衣服,就连跟人正常的沟通都很难。有这样一个孩子,在寄宿家庭住了3个月也不知道寄宿家庭的父母是做什么职业的。这孩子每天白天上学,回到家就进自己房间,根本不跟寄宿家庭交流。
而跟这些相比,更让人痛心的是,总被家长的“黄金襁褓”保护的孩子,无法学会担当,不能承担责任。
一位一直从事留学中介服务的业内人士最近很烦恼,因为他管的一个孩子在美国上高中,三天两头惹祸,看谁不顺眼就跟谁打架。前些天又因为一点小摩擦便大打出手,最终学校决定作开除处理。“出了事,孩子的父母第一时间不是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首先想到的是让我能出面帮他们把这件事摆平。”这位业内人士说,据他所知,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每一个关卡都靠父母铺路,所以根本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现在被父母规划、设计、保护的一代真正让人担忧。这些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出国独立生活可以学更多知识、增长更多技能、拿到炙手可热的文凭;另一方面,孩子不用打工不用接触社会不用跟说外语的人打交道,他们将孩子用襁褓包裹得严严实实。那么,这些裹着黄金襁褓的年轻人为何要出国,有一张文凭就能包打天下吗?回来以后他们能做什么?这些被“抱大的一代”,对自己的行为无法负责的“妈宝儿”,今天不能对自己负责,明天又能对谁负责?樊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