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张延令:类癌在医学上被称为神经内分泌肿瘤。与消化道恶性肿瘤通常是菜花样突向腔内生长不同,类癌多是形状较规则的生长在黏膜下的肿瘤,表面光滑,组织分化较好,生长缓慢,恶性程度相对较低。
消化道类癌中,直肠类癌无论从发病率还是从临床发现上,都属于较为常见的。直肠类癌发生部位较低,早期无特异症状,最常见的是肛门直肠不适、便血。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下腹痛、里急后重、便血、排便习惯改变等。类癌会分泌类似激素的物质,引起全身的一些表现,如皮肤潮红和腹泻,我们称之为类癌综合症。有极少一部分直肠类癌患者会有类癌综合征的表现。
直肠类癌的大小与发生转移的可能性有关,局部淋巴结转移和肝脏转移最为常见。小于l厘米的类癌极少发生转移,行内镜下局部切除可达到治愈;大于2厘米的类癌转移率高达70%,或术前检查发现有远处转移或局部淋巴结转移,建议行手术切除。肿瘤切除后的预后则和病理息息相关。如果肿瘤浸润层次较深,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病理结果有较多核分裂相,预示恶性程度高,则预后较差。
直肠类癌的预后与肿瘤大小、浸润范围、有无转移有关。肿瘤单个的,局限于肠腔,无周围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的,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肿瘤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的,5年生存率达49%;即使存在远处转移的直肠类癌患者,5年生存率也为26%。相比于直肠癌的生存率,类癌是一种低度恶性的疾病。
直肠类癌具有潜在转移复发潜能。好在直肠是类癌最容易发现的部位,有时直肠指检便能发现,所以定期的体检还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