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积极落实高中体育专项化实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提升
学校开展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科学、合理、有序地安排必修课、选修课和阳光体育等课程,积极推进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积极推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和体育社团活动并参与市区各类体育比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保持高位稳定。
2.发挥体育传统项目优势,提升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品牌
学校作为上海市体育传统项目(足球、武术、摔跤、乒乓、跆拳道五个项目)学校,同时,学校也是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根据项目发展规划,学校积极组织落实运动队的建设、教练员的培训和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实施,组织学生参加市区各类相关比赛,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每年均有多名学生考入体育高校,提升学校特色项目品牌。
3.以校办二线运动队——女子足球(试办)为载体,提升学校菁英项目
学校作为学校办上海市二线运动队——女子足球的校园单位(试办),组织落实每年的招生、训练、比赛、培训计划,组织女子足球参加市区各类相关比赛,为高校和上一级单位输送优秀的女子足球人才。
4.发挥学校项目资源优势,引领杨浦校园体育发展
学校作为杨浦青少年校园乒乓球联盟盟主学校,从2012年成立至今,联盟校从最初的10所,发展到现在的29所。学校发挥杨浦区青少年校园乒乓联盟牵头学校作用,组织联盟落实每年的训练、比赛、培训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市区各类相关比赛,为高校和上一级团队输送优秀的体育人才。积极推进区本教材《快乐乒乓》在联盟学校的使用以及校本化实施。今年,学校又被杨浦区教育局推荐为杨浦区田径联盟(筹备)的盟主学校,学校势必发挥资源优势,借鉴乒乓联盟的经验,推动杨浦区校园田径运动的发展与提升。
5.积极推进拓展国内、国际交流,助力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创建
学校积极拓展、拓宽国内、国际交流渠道。派遣优秀运动团队参与国内、国际交流。开拓学生视野,提升运动成绩。
6.依托“博·搏”人文体育中心,助力学生体育人文素养的提升
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学校非常重视环境育人功能的开发。学校不断挖掘体育文化中的教育资源,整体规划,精细布局,成立“博·搏”人文体育中心。“博·搏”人文体育中心涵盖学校的五大创新实验室(即体质健康干预研究实验室(市级)、射艺创新实验室(市级)、体育摄影创新实验室(区级)、乒乓创新实验室(区级)、体育新闻媒体创新实验室(校级)),体育影音长廊(一楼)、体育功能区、体育运动区等,是学校开放的融多功能于一体的课程平台。借力“博·搏”人文体育中心,学校学生体育人文素养势必提升。
7.开放学校场地资源,带动社区群众体育联动发展
学校依托“博·搏”体育俱乐部,开放学校的场地资源(羽毛球馆、乒乓球馆、操场等),带动定海社区群众体育发展。学校发挥场地资源优势,每年承接杨浦区各级部门落实的羽毛球、乒乓球等相关项目的比赛。
8.角力赛场,喜报频传,收获满满
2018年,学校学生在参加上海市、杨浦区各级各类锦标赛、阳光体育联赛中,喜报频传,收获满满。一年来,学校有100多人次学生获奖。特别是在参加2018年上海市第十六届市学生运动会中,学校学生就有60多人次获得奖项(数据截止到9月30日,精确数据少体校在统计中)。
2018年是上体附中创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体育特色)初评的一年,在学校党政带领下,在上体附中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势必杨帆起航,创造光辉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