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大手小手
     
本版列表新闻
     
2019年05月22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天才儿童》是鼓励成才还是毁灭天才
杨品舒
  英国推出了非常火爆的真人秀电视节目《天才儿童》,参加节目的都是智商高、情商高、学习分数高的“三高儿童”,通过智力竞赛选出“最聪明的孩子”。

  今年晋级的11位选手中,11岁的葛军(音)表现优异。他出生在中国,3岁随父母前往英国伯明翰。他在比赛中虽然没有答对全部题目,但他的得分已经在选手中名列前茅。不过,葛军母亲直言,儿子的表现让她“非常失望”。

  “看了一集《天才儿童》后,我备感焦虑。”斯蒂芬·斯普里格斯是英国某教育咨询服务公司的专家,在他看来,八九岁的孩子原本应该和同龄人一起做作业一起玩,而不是每天坐在屋里研究参加节目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俄罗斯芭蕾舞团1938-1962》、《货币政策与税收改革》、《公共健康与环境卫生》……“这些知识既不会给同龄人留下深刻印象,也不太可能出现在学校的考试中。”斯普里格斯表示,“我无法接受孩子们牺牲聚会、娱乐、足球赛、舞蹈课和慵懒的周日,只是为了给我们提供娱乐。”他认为,训练超强的记忆力并不是有意义的学习方式。他建议这些孩子阅读一本有难度的书、掌握一种新乐器或学习一门新语言。

  《天才儿童》节目最初并不是竞赛,而是一部追踪天才儿童的纪录片。儿童心理学家琼·弗里曼教授对天才儿童家庭进行了多年追踪,但在2013年,她辞去了《天才儿童》的工作,以此抗议节目的发展方向。

  教育专家柏林娜把这类节目比喻为剥削儿童的马戏团,“为了获得大量知识,孩子们的学习强度极大。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们提出问题,通过解答问题来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造力”。

  激烈的竞争可能引发孩子的心理问题。经常有人泪流满面地跑下舞台,只因他们没有像自己希望的那样,记住一些毫无意义的抽象内容。澳大利亚“对话”网站认为,健康的竞争可以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但被迫参与竞争可能导致心理问题。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报告也提到,早期天分的展现会造成情感上的缺失。“这些孩子在早年没有学会社交技巧,他们没有真正的童年,可能变得孤立和孤僻。在童年阶段,他们应该学会做人。”哈佛大学“从天才到社交隐士”的案例充分说明,天才儿童更容易感到孤独。

  过度训练会让孩子精疲力竭。斯普里格斯说他经常遇到一些家长,他们迫切地想把孩子送进并不适合的学校,或者让孩子攻读不感兴趣的学科。“不尊重孩子的兴趣和意愿,结果往往不如人意。”

  智商并不是获得成功的唯一要素。牛津、剑桥招收的是有课外兴趣的全面人才,哈佛和耶鲁青睐那些性格鲜明、在学术之外有所成就的学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研究表明,成功需要足够的专注和坚持,毅力和决心往往与天赋同样重要。

  杨品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特别关注
   第03版:生活备忘·教育
   第04版:申城教育
   第05版:申城教育
   第06版:申城纪实
   第07版:家庭计划
   第08版:市计生协专版
   第10版:妈咪宝贝
   第11版:旅游休闲
   第12版:健康讲堂
   第13版:大手小手
   第14版:两性私语
   第15版:小楼书香
   第16版:名人生活
街巡神探姜慧有个全国最美家庭
《天才儿童》是鼓励成才还是毁灭天才
美国留学在变难?
家庭周刊大手小手13《天才儿童》是鼓励成才还是毁灭天才 2019-05-22 2 2019年05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