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研究发现,0-1岁内的宝宝会不定期出现非常短时间内的身高、体重以及脑容量的快速增加,通常持续几天时间就停止。在这几天里,有的宝宝甚至可以达到24小时身高就增长1cm的生长速度。有的妈妈会夸张地说,宝宝好像一夜之间就长高了很多呢。
一般来说,宝宝的猛长期发生在出生后的7~10天,2~3个星期,4~6个星期,3个月,4个月,6个月,9个月。前后有可能会略有误差。“猛长期”大约持续 4~5 天乃至更长时间,之后宝宝又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吃饭和睡眠模式。
宝宝处于“猛长期”的表现
宝宝的小腿疼 宝宝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发育过快,骨骼之间快速的生长,所以宝宝的小腿就会疼痛。
当然这是在排除宝宝没有受到外伤的情况下,才能判断宝宝的腿痛是因为生长带来的痛。
胃口大开 宝宝在“猛长期”食欲会变得特别好,频繁进食,但是每次进食时间不长,此时妈妈也有很大压力,总担忧本人奶水不够。
如果妈妈想知道宝宝有没有吃够,可以通过尿量和体重增长状况来判别。比方宝宝每天都能尿湿5~6块尿布,而且体重上去了,就表示宝宝吃的够了。
睡眠时间突然增多 婴幼儿时期的宝宝生长发育的速度最快,因为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睡眠中。而稍大些的宝宝,生长激素在夜间分泌的也最为旺盛。
生长激素分泌的两个高峰时间段:晚9时至次日凌晨1时,早6时前后的一两个小时。因此,为了保证宝宝的充足睡眠,家长一定要让宝宝早睡,最迟不要超过21点睡觉,并在早7点后起床较为适宜。
另外,生长激素的大量分泌需要一个前提:深度睡眠。父母的夜间习惯需要调整和约束,尽量保持安静,给宝宝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氛围。
4.情绪躁动,易哭闹 “猛长期”的宝宝因为身体各功能发育快,体内的代谢率过快,容易情绪躁动;在饥饿的时候如果不能及时的喂养母乳,宝宝就容易哭闹。
据相关调查表明,“猛长期”的宝宝1天可增高0.9cm,而这个高峰期一次最多只有3~5天。所以,妈妈们一定要多多注意观察,注意营养补充,不要错过这个帮助宝宝长高的好时机噢!
以上这4个表现,都说明宝宝正处于这个时期,同时也提醒妈妈可以改变一下常规的喂养方式来适应宝宝的“猛长期”。
如何应对宝宝“猛长期”?
按需哺乳,按需喂养 看到宝宝很饿的样子,有些新手妈妈难免会担心自己的母乳是否足够,会不会满足不了宝宝日益增长的“饭量”。更会有些妈妈因此就放弃了母乳喂养,从而选择过早地给宝宝添加配方奶粉。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不用担心和慌张。
供需平衡,永远是乳汁分泌会遵循的原则。只要宝宝多吮吸,而且吮吸的时间越长,母乳就会分泌越多,不用几天,乳汁就能满足宝宝的胃口。
另外,当宝宝被喂养过奶粉后,很正常的,他饱了,吮吸次数就会减少,顺带也会影响新妈咪体内的泌乳激素分泌减少,从而母乳量不足且难以增加。这样,或许会使妈妈更焦虑。而新手妈妈过分焦虑也会导致乳汁分泌量减少,从而会选择加大奶粉喂养量。长久下去就会恶性循环,发展到后面,可能因无法满足宝宝食量而母乳喂养失败。建议这时期不需要给宝宝额外添加奶粉。
保证宝宝睡眠 “猛长期”宝宝睡眠增多,其实是在长个子,如果宝宝没有睡醒,不要强行叫宝宝起来。
多安抚宝宝 宝宝“猛长期”情绪烦躁,这时候爸爸妈妈们要多抱抱宝宝,给宝宝一些情绪上的安抚,帮助宝宝度过这段难熬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