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绿油油的公共绿地,如今却成了私人菜地,种上了成片的青菜、鸡毛菜……近日,多名网友在上海滩微博上发帖称,一些小区和路边的绿化带被“都市农民”利用,种蔬菜并施肥,甚至有人养起了鸡鸭。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绿地变菜地的现象如今十分普遍。
网友“银蛟”说,长宁区锦屏路10弄4号楼后方的绿化带上有块“自留地”,居民还自制了简易“围墙”。前天下午,记者来到锦屏路10弄,在4号楼天井后,记者看到了这片“自留地”。这片菜地约7平方米,种植了一些鸡毛菜。为了防止其他业主“窃取果实”,该种菜居民还将瓷砖碎块、木条整齐地安插在泥地里,并在鸡毛菜上方盖起一层塑料薄膜,形成一个简易“暖棚”。小区所属的居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小区里的老人“种了玩的”,他们知晓情况并曾经劝阻,但效果不明显。“圈起来肯定不对的,我们会叫他拆除。”
网友“大猫咪的”也反映,保定路东余杭路路口有2个花坛,被人种上了青菜。
为何有越来越多的公共绿地变身私人菜地?锦屏路10弄居民张先生说,小区里种菜的都是老人,“他们主要是打发时间,增添生活乐趣。”另一位王阿姨道出了另一种心态:“省点买菜钱,而且自己种的菜不喷农药,吃得放心。”
采访中,大部分居民对绿地种菜表达了反对看法。“小区内或马路边的绿化带都是经过规划的,私自种菜会杂乱无章,搞不好还会引发‘圈地运动’,原先的绿化都变成了‘自留地’。”
小区或马路旁的公共绿地内能否种菜?无论是居委、物业还是城管部门,都给出了一致的否定答案。种菜跟绿化,完全是两回事,铺上草皮、种上树木是绿化,但铲掉草皮后种菜、种葱等作物,不仅起不到美化作用,而且还可能破坏土壤结构。
公共绿化是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小区居住环境的标准之一。在一些老小区和老人较多的地方,因管理不到位,绿地种菜的现象越来越多。若有关部门对公共绿化带的补种和养护能更主动、对居民的劝阻能更及时,又有多少居民忍心将美丽的绿化铲除而选择种菜呢!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