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凌晨4点多,当我们裹着厚棉衣,气喘吁吁、跌跌撞撞爬上阿里山观日台时,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清新的晨空,繁星点点;四周的群山,连绵起伏;密密的山林,涛声阵阵。人们凝神屏息在静静地等待着蔚为壮观的阿里山日出的来临。
突然间,在如织的人群中,我发现有几十个与众不同的登山者:在不到5摄氏度的清晨,人们缩在棉大衣里仍冷得瑟瑟发抖,他们却清一色背着双肩包,头戴浅黄遮阳帽,上着桔红T恤,下穿红蓝相间中裤,显得异常精神。再仔细一看,更不可思议,其中十几位男女,有瘸着腿的,有缺胳膊的,竟是残障人士!这时,就见一位三十不到、缺失左手的带队女性,身体摇晃着跨上石墩,领头呼喊起来:“阿里、阿里,我爱您!!”先是十几个同伴呼应,紧接着,几乎全平台几百人大声疾呼,震耳的声波伴随着巨大林涛声飘向远方,在高山峻岭间激情回荡……
“请问您是本地人?”我冒昧询问女领队。“不,我们是前几天专程从台北赶来的。请问你们是大陆同胞?”女领队大概从着装上看出我来自内地。“是呀,我们是上海来的。”“哇塞,从上海来阿里山,欢迎欢迎!”几句话一说,我们很快成了好朋友。
从姑娘的嘴里,我惊讶地获知,这群台北特殊客人为筹备这次攀登阿里山,足足准备了一年。当地残障者协会为满足他们由来已久的心愿,准备发动几十位义工与残障会员混编,在大巴停车场至阿里山观日台的几公里山路上,轮流背残障会员上山。但他们却婉言谢绝了这番好意,不但不要人背,还大胆提出要凭自己双腿,从山腰攀爬到山顶。
初闻此言,老会长惊呆了,立马全盘否定,挥着双手叫道:“你们不要天方夜谭好不好?!四肢健全的人全都坐小火车,或乘巴士上山,你们的想法实在太离谱了!”“他们坐他们的车,我们走我们的路,上阿里山既然有四通八达的健行路,我们为什么不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走一走、练一练呢?”老会长终于抝不过这么多会员的意志,只得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凡参与者先必须通过健行选拔,及格者才获入选资格;行前,再安排义工打前站,对沿途食宿、医疗做细致安排。
那天专车抵达阿里山半山腰,兴奋的参与者与身强力壮的义工三人一组,开始攀登。原计划500米设一休息点,谁料众会员平日训练有素,800米都不肯歇脚。但山路毕竟有不少坡度、弯转,瘸腿者一步一步支着拐杖爬,一不留神人就趴了下去,好在左右两边有“保护神”,人没摔,可胳肢窝被擦碰得红肿。手臂残缺者爬山实在难以掌控平衡,幸亏两侧有义工小心搀扶……足足耗费了4天多时间,他们好不容易攀上了海拔近3000米、实际攀爬距离约20公里的阿里山!了不起啊!
当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登上顶峰时,会员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彼此相拥着激情朗诵了一首集体创作的诗歌:虽然日常生活人们常会选择便捷/而我们却反其道笑迎挑战/啊/阿里山山水多么壮丽/献上我们最诚挚心愿/共享登峰后的骄傲与喜悦!
此时,广阔的天际,万道霞光穿透翻滚的云海,把天空染得金黄。刹那间,一轮火红的朝阳冉冉升起,隐没云霞渐渐退去,崇山峻岭、森林花草全都披上了一层瑰丽色彩。旭日东升,万众欢腾。残障勇士们在黎明晨曦中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