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生命已然行进到几乎需要盼望返老还童的时刻,忽然,自己都闹不明白,她仿佛与“香水”和“居士”结了某种缘。
大约与世间诸多女子同样,她心底素来喜爱香水,却从不对外人道:这都缘于香水时尚迷离、魅惑奢华的特殊品格吧。但就在近时,她连续收到了款款高品质香水,讶异、惊喜,香氛馥郁里,她思绪弥漫。
著名的法国电影《香水》,曾经极致演绎了这水中精灵对尘世凡俗的冲击与终结。开罗的金字塔畔香精厂、尼斯附近的格拉斯香料商场,在这些真实的香水制作高级工坊里,她领略了多少大品牌香水的前世今生、绝尘内核与奇丽外饰。她也对比了巴黎春天、老佛爷与上海的名品香水价格,欣喜我们上海的价位接轨良好——比如俗称一枝花的香水,上市时,巴黎与沪上的价格差异只在人民币10元上下。
她不喜欢让人迅即到达巅峰时刻的前调,她欣赏似有若无消消停停的悠长尾调。她比较心仪清香调或者线性香水,可以少一些甜腻脂粉气与保持沉稳恒定。于是,气候不适天、心情愉悦时,只要自认为不会妨碍到别人,都是她喷洒香氛的好时节。她分外喜欢可爱同事们的
惊叹声:“今天空气多么清新啊”或者是“大雪天里怎么花儿都开放啦”云云。由衷的欣喜总是关不住的春光吧,于是,孩子、妹妹、闺密们,悄悄送上了漂亮香水犹如送上了芬芳馥郁的心。
还有欣喜事:近来她几次收到来信,被称之为“居士”。
某天,在来稿里,发现了一个服刑者情真意切的忏悔与渴返。她动用了所有关系,征询到有关部门,寻找,了解,修改,审核,几经反复,发表了该服刑者的新年向往。后来,听说不少同类“浪子”由此更加努力盼新岸;再来稿时,居然在信封上称她为居士……
她对一本很好的佛教刊物奉上了小小心意,回信来了,她又在信封上被人称作为居士。她请教了内行、儒雅的中文系大教授,得知正式居士是指受过三皈依和五戒的在家佛教信徒,而一如在医院里穿白大褂的被称之为医生,在校园里工作的被称之为老师,据此,在寺庙里工作的甚至是虔诚烧香的、甘愿做善事的也可以被泛称之为“居士”。
有人说,这是个文学的急功近利时代。她以为,这也是文学的激水深流时代。授人玫瑰之手,终日余香,一如以香氛拨动心弦的孩子、妹妹与闺密。然而,该感谢的还有那份天底下最美好的工作——可以心香一脉,行居士之善,作他人香衫。新年伊始,她祈愿——香水氤氲着居士,居士传播着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