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01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该“陪聘”
郁建民
  郁建民

  眼下,各地春季人力资源交流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在南京举行的一场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会展位前,一名中年母亲“连珠炮”似的提问,而一旁的女儿则默不作声。待这对母女离开,招聘人员连连摇头苦笑:“如果找工作都由父母代劳,我们怎么可能相信她将来能胜任工作?”无独有偶,一名男生也在父母的“陪护”下前来应聘,父亲在前方为儿子挤开人群,母亲则跟在儿子身后浏览用人单位的信息。在一用人单位展位前,该男生父母轮流排队,儿子则坐在旁边一张空凳子上……

  据了解,许多前来求职的大学毕业生后面都跟着家长,家长们忙着“陪聘”,为孩子找工作。笔者以为,大学生求职让家长“陪聘”委实不该!

  诚然,孩子求职是人生大事,关系到孩子的前途和命运。因此,作为家长关心、重视孩子的求职,希望孩子能求到一个好的职位,无可厚非。但倘若为了孩子的求职,竟让原本做主角的孩子“靠边站”、“坐着等”,而家长自己却“冲锋在前”,“越俎代庖”,说真的,这其实不是家长帮助孩子,反而是在害孩子。试想,这样即使家长帮助孩子求职成功,孩子又怎能适应工作中的竞争和压力,又如何立足社会?再说,孩子毕竟已经成人,家长不可能帮助孩子包办一辈子,作为家长应大胆放手,让孩子在求职中感受竞争的激烈,从而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如此,孩子才能适应职场,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最终有所作为,有所成就。

  现在一些孩子骄娇之气严重,缺乏主见和独立能力,竞争力差,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给家长惯出来的。不是吗?到外地求学时,父母会一路同行,扛包提箱,累得气喘吁吁,而孩子则是两手空空,逍遥自在。到了学校后,父母又忙着搬行李、铺床,孩子继续当看客……而到了孩子大学毕业,已是成年人了,求职时家长还要如影随形呢,这些家长难道想让孩子一辈子生活在自己的怀抱里吗?

  该放手时且放手吧,或许孩子会碰几次壁,受一些委屈,但这恰恰会成为他成长过程中宝贵的人生经验。雏鸟长大了总要飞翔,而且一定会在风风雨雨中飞翔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人才/招生移民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博物馆中的悼念
不该“陪聘”
智慧快餐
斑马线成绊马绳
今宵灯谜
糍粑与金手指
提早一天过清明
为文
我家两代刀郎迷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不该“陪聘” 2012-04-01 2 2012年04月01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