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8:拍卖指南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4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麻布画国画 传统又新颖
彭优
■施立华麻布国画《山水》
  4月21日至5月20日,旅美画家施立华个展将在煌杰画廊举办。31件作品展示了一位中国画家从艺50多年的心路结晶,引人注目的是,有许多画是用麻布画的。 

  施立华出生于1940年,1955年即师从谢稚柳、陈佩秋老师学习中国画,1958年考入浙江美院,和陈家泠等一起就读于中国画系。1986年,施立华移居美国,从心理和大环境上,将中国画推入到了全球艺术语境中。由于视野扩大,施立华在坚持中国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开始了现代化实验。一度,他也曾放弃传统技法,在宣纸上用胶水、明矾、盐、汽油等新材料做出各种肌理效果,也一度丢弃毛笔,用棉花、破布在玻璃、木板上作画,再转移到宣纸上。但是,这一切都无法让施立华真正实现“突围”。 

  最后,施立华终于悟到,应该就近取材,从自己最熟悉的地方“突围”。他想,人家都用宣纸作画,我何不用布来作画?他先是试图在丝织品上作画,但材料过于光滑细腻,有“脂粉气”,跟古人在绢上作画没什么两样。于是他又另寻路径,想到在麻布上作画,麻布上的纹理质感有助于使画面产生自然、厚重、混沌的大气感觉,同时兼具凝重、分量的油画感,正好与他所擅长的宋元工笔画的精致细腻相和谐,能营造出一种既传统又新颖的审美效果。在2001年上海美术大展上,施立华画在油画布上的国画作品《江岸风帆》被上海美术馆收藏,这幅画此前在1997年“世界华人书画展”上获得银奖。 

  这些年,施立华连续入围第十届全国美展、2008年的奥林匹克美术大会等,其麻布国画已经得到了画坛的高度认可。他从传统中出发,在不断吸取外来文化养分的过程中,渐渐探索出了将美术新理念、新材料与宋元高古气息相融合的现代新审美。因此,近七八年,施立华的作品多次在上海和北京上拍,价格稳步上行,且成交率极高。

  彭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利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社会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服务指南
   第B03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4版:财经/股海淘金
   第B05版:财经/百姓沙龙
   第B06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7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连载
   第B16版:连载
宋版孤本寸纸寸金
谢稚柳精品引人注目
孙文墨迹现身拍场
麻布画国画 传统又新颖
拍卖公告
当代名家瓷行情步步高
博古斋名家现代瓷器展览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拍卖指南B08麻布画国画 传统又新颖 2012-04-14 2 2012年04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