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差异化投资标的
上证180指数选择总市值和成交金额排名靠前的股票,按照中证一级行业的自由流通调整市值比例,分配和选取180只固定样本,以自由流通调整股本为权重加权计算。这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强、资产规模大、经营业绩好、知名度高,是沪市最具代表性的大型蓝筹股票指数。
上证180等权重指数的编制规则,与上证180指数相比,差别在于指数计算中引入了成份股的等权重因子。这在海外市场也普遍存在,例如美国市场基准指数标普500也有相应的标普500等权指数。
加权方式的不同使上证180等权重指数与上证180指数的价格走势存在较大差异。等权重因子的加入对于上证180指数部分指数特性进行提升。其差异主要体现在成份股的权重分布结构上。上证180及上证180等权重指数是沪市大中盘指数,其样本股行业分布体现了我国经济的当前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在上证180指数样本股中,金融、能源资源、装备制造等传统行业占据主导地位。
等权重因子的加入,使得上证180高权重行业(如金融服务)的权重下降,中等权重行业(如食品饮料)的权重不变,低权重行业(如电子)的权重提升。相比于上证180指数,180等权重指数的行业权重分布更为均衡,避免了上证180指数在金融行业过度的集中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上证180指数与上证50、沪深300等在行业代表性、收益率表现等方面的区分度。
从各指数收益率的相关性角度进行考虑,上证180等权重指数与成份股构成一样的上证180指数、以及同为大中盘指数的沪深300、深证100指数相关性较高。而由于上证180等重权指数明显压低了金融、采掘行业的权重,而提升了电子、餐饮旅游等行业在指数中的权重,因此上证180等权重指数与上证50指数的相关性相对较低,有效地为投资者提供了差异化选择。
具备良好市场代表性
在市值覆盖率上,由于上证180与180等权重指数的成份股完全一样,具有相同性质。由于上证180等权指数的成份股为沪市大中盘股票,市值较大,因此其市值覆盖率相对深证100、深证成指等深市指数而言有明显的优势。针对上证180等权重历史收益率的比较,选取2005年1月至今的累积收益率和分年度收益率。就2005年1月至今的全区间内,上证180等权重指数累积收益率高达184.86%,年复合增长率为14.83%,而同期上证180指数的累积收益率仅为131.75%,年复合增长率为11.61%,上证综指累积收益率仅85.60%。就沪市指数而言,上证180等权重指数的累积收益率大幅高于上证综指、上证180、上证50。
分年度分析,上证180等权重指数在2007年牛市阶段涨幅高达193.45%,领跑其他市场基准指数;而在2008年熊市阶段,跌幅低于其他基准指数,与深证成指、深证100指数相当;在2009年牛市,180等权指数再次以113.41%的涨幅与深证100指数并列涨幅第一;在2010年震荡市,180等权重指数仅下跌9.08%,而同期,表征沪市超大盘股票的上证50指数下跌达22.57%,上证180指数也有16.04%的跌幅。综上,上证180等权重指数的历史表现充分说明了投资该指数具有丰厚收益,并且在市场下跌、震荡阶段也有较好的防御性。
成份股盈利能力突出
上证180等权重指数的成份股为沪市大中盘股,平均流通市值较高,成份股数量也相对较多,决定了其成份股整体成交金额占比会比较高。就换手率而言,上证180等权重指数历史上多数阶段交投较为活跃;虽然在部分阶段换手率较低,主要是由于其成份股中包括金融、钢铁等超级大盘股,整体换手率会略受影响,但正好反映了该指数有较好的流动性和资金承接能力。
同时,上证180等权重指数的成份股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且业绩成长性相对稳定。就估值而言,显著低于深市指数,与沪市大盘股指数上证50相当;另外,随着近两年市场调整,上证180等权重指数整体估值水平已经降至谷底,目前以此为标的投资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国泰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