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有点绕,用繁体写“鍾愛鐘鼎”便清晰些。这是一简多繁的问题,繁体的鍾与鐘在50余年前被简成一个“钟”字了,归繁时要正确复位。
上海南京东路福建路口悬挂着壮观的世纪元鈡(鐘),旁边“金锺咖啡酒吧”的繁体招牌把“鐘”写成了“锺”,这里不仅童重弄错,部首金还用简体,同左繁右简的“鈡”一样都是不规范的“网络字”。
鍾与鐘是两个不同的字,金文鍾从金从重(图一)。金,冶炼坩埚(三角形)、烧注凹槽(王形)加金属锭(小点);重,上为侧身人,中为東,下为土。
東有两说。方位及包裹,各执己见。我考订正体字東是异源同构。“方位東”作日木组,日起于东尚末及树梢,金文始有此東(图二);甲文東都是“包裹東”,是错交的两弯半圆线形(图三)与中竖及各式圈内线纹(图四)合成,指套绑在棍子上装满物品两头扎紧的口袋,橐之先文。金文已基本无错交法写東,故两東混矣。
重,其形即人负橐立地(土)稍息,很重呵。
金重成鍾,为空口朝上的酒器或量器。鍾中盛酒,浓郁香醇,味“重”也;测重的量器鍾本身也重。所以鍾衍义后有表示程度的鍾爱、鍾秀等词。不久前,收到用繁体印的书法个展请柬,寥寥数语有两处归繁错误,其中“鐘情于書翰”鐘应作鍾。大作家钱鍾书强调自己名之鍾不能简,“鍾情读书”的鍾义沉淀而又明朗。
鍾姓是我国排名第56位的姓氏,简化字钟姓的古今人物大都姓鍾,但亦有极少数姓鐘,归繁时要慎终追远。传统文化里声名显赫的钟馗,姓鍾,现代反映钟馗的书画作品常常错写成鐘了。
鐘,则是空口朝下的鸣器或乐器,金文(图五),从金从童。童本义为奴隶,字形是以刑刀(辛字本义)刺人之目。奴隶“童”少不了挨打,而“鐘”也是被撞击敲打的。
“童”后来引申为大户人家的仆佣,且年龄趋小,如家童、仆童、书童(同僮)等。又华丽大转身,演绎出天真烂漫孩童之童。鉴于童的“身世”复杂,一直以来学界普遍认定鐘是纯形声字。
用心“鍾愛鐘鼎”,自然也讲鼎。正体字诞生两千年来,鼎字没有变动,稳稳鼎立在饱经沧桑的汉字阵营里。仍旧步入十里南京路,路西有重新落成法相焕彩的静安寺。进门广场中央傲立着福慧宝鼎,鼎腹铭文有“跡”(跡是迹的或体)字。
这也是个一简对多繁用字。与新造简体“钟”不同的是,“迹”属笔画少的传统字合并其他形义笔画多的字,归繁时在足迹踪迹事迹等方面仍用迹(跡),如指古迹则要用被合并掉的“蹟”,此“蹟”是物质的,用“貝”(钱)打造出来的噢。
深信,受人钟爱的世纪元鈡与福慧宝鼎,将会以亘久的钟鸣梵音,鼎藏祥瑞,护佑着勤劳智慧的浦江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