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科教卫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唯一一座城市温室气体监测塔“藏身”华东师大~~~
上海唯一一座城市温室气体监测塔“藏身”华东师大~~~
上海唯一一座城市温室气体监测塔“藏身”华东师大~~~
上海唯一一座城市温室气体监测塔“藏身”华东师大~~~
上海唯一一座城市温室气体监测塔“藏身”华东师大~~~
上海唯一一座城市温室气体监测塔“藏身”华东师大~~~
上海唯一一座城市温室气体监测塔“藏身”华东师大~~~
上海唯一一座城市温室气体监测塔“藏身”华东师大~~~
     
2012年07月2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唯一一座城市温室气体监测塔“藏身”华东师大
“大暑”日,测测申城“碳呼吸”
马丹
  城市每天究竟“呼”出多少温室气体?热岛效应可能会让城市“烧”高几度?今年暑假,申城“热”力十足,而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院地理系十几位师生也忙得热火朝天,他们都扑在一项有关城市温室气体的研究项目上,每天坚持测申城的“呼吸”,“把脉”城市的温室效应。

  百叶箱被晒得滚烫

  昨天“大暑”,虽然海上吹来清洁凉爽的东南风,但仍压不住气温嚣张的气焰,上午8时刚过气温就超过30℃。华东师大资源与环境科学院教授束炯带着两位学生顶着毒辣的日头来到学校的温室气体监测塔下,打开已被晒得滚烫的百叶箱,从里头的监测电脑上下载前天14时到昨天凌晨0时的温室气体监测数据。“二氧化碳浓度是397ppw(partsperwillion),好像比昨天低一些。”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李宇环和博士一年级的师姐宋慈一边下载数据,一边相互讨论着。

  这座温室气体监测塔位于华东师大中山北路校区的丽娃河畔,塔高40米,共有7层,是上海目前唯一一座建在城市里的观测塔。束炯说,观测塔是去年10月建起来的,主要是基于学校一项973课题《继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数据同化研究》。“目前这座塔主要监测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一般温室气体监测仪器都会放在森林、湿地等自然环境之中,建立在城市的监测塔能为城市气候变化提供重要参考数据,也是城市减排的依据。”

  豆大的汗珠滚下来

  由于数据还没联网,束炯和学生们轮流值班,每天8时和14时到塔下下载2次数据,再拿回实验室做分析。这几天,正轮到宋慈值班,连续的户外监测已让她的皮肤晒得有些发黑。监测塔底的百叶箱比她人高,为了拷数据,宋慈不得不练起“杂技”——一脚踩在塔底的横杠上,一脚踩在百叶箱下的铁架上。不一会儿,黄豆大的汗珠就沿着她的额头滚了下来。她顾不上给自己擦汗,却掏出准备好的纸巾给百叶箱里的电脑和键盘做起清洁。“城市空气中的灰尘不小,为了保证机器的正常工作,每天拷数据的时候都要给仪器做点‘保洁’。”宋慈说,组里的女生负责精细活,比如给百叶箱刷个漆防腐,或定期更换被雨淋锈的锁等,而男生有时候还要爬上塔做仪器维护。“前段时间气温特别高,每次出来不一会儿衣服就被汗湿透了。”

  束炯说,虽然整套设备是全自动的,但仍需要维护。“这台机器的探头很灵敏,路边开过一辆车或人站在旁边打个喷嚏都能测出二氧化碳浓度的增高。而且灰尘很容易把探头堵住,因此,除了户外维护,我们会对每次下载的数据仔细核查,以减少故障发生。”

  本报记者  马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法治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特别报道
   第A09版:特别报道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专版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基金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康健园/养生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康健园/保健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大暑”日,测测申城“碳呼吸”
“抗糖剧”推出英文版
如何让鸡蛋浮起来
打手机小心“隔墙有耳”
中学生带着课题去“挖宝”
本市新增34所一级幼儿园
高考考得好为啥博士做不好?
广告
新民晚报科教卫新闻A05“大暑”日,测测申城“碳呼吸” 2012-07-23 2 2012年07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