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洪永淼教授说,我们应当思索一下,高考的分数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结果之间是否有着正相关。“前不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领导与我聊天时说到一个事例。他说,他们那里有个‘直博生’(即本科段是在清华读的连读生),后来的发展还不如从北京另外一所一般高校考进清华的博士生好。通过高考考进清华的那个博士生,可能比后者的高考分数要高出100分,但最后到了博士阶段水平却反过来了。”洪教授说,有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目前看来与高考选拔没有太大的必然联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唐文进教授说,我们的本土创新型人才培养观念非常落后,孩子一天到晚在做习题、背课文,这样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吗?完全是不可能的,不扼杀创新型人才就已经算好的了。“我们现在的教育是一种只盯住‘精英’的教育,以为考上北大、清华就是精英,高考‘状元’就是精英,这是对创新型人才的曲解和扼杀。”唐教授说,实际上很多时候创新型人才恰恰不是那些“状元”和“精英”,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素养,也是必须从娃娃抓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