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12道问题
在钱学森图书馆,每个参观者都能拿到一份馆方精心设计的“寻宝图”。除了用卡通形象表明各重点藏品位置外,“寻宝图”分为小学版和中学版,为学生设计了12道问题,引导学生从展板上发现答案。
没有涂改、几乎零错误的试卷;坚持几十年、一丝不苟的剪报;从青少年时期,就陆续发表在相关刊物上的科技类论述……钱老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从小树立的学科志向,让喜爱科学探究的大同中学高二学生李曦来和莫子璇为之敬佩。
女生沈佳汇发现,钱老不仅是科学巨人,还对艺术颇有研究,这样的“跨界”结合,对现在的学生培养兴趣很有启发。女校学生的视角多了几分感性。女生周美芸和王梦莹了解到,钱老的妻子为了支持他工作,在自己的歌唱事业上做了不少牺牲,这让她们觉得,伟人背后的“贤内助”同样伟大,她们想探寻,应该以怎样多元化的标准,评判女性是否优秀?
开发相关课程
带队参观的大同中学团委书记沈彤军说,学校曾组织高三学生在上海交大举行了18岁成人仪式,当一些准备出国留学的同学参观钱学森图书馆后,开始思量,相比钱老毅然回国的决心和勇气,自己出国深造,是否仅仅以“获得更丰厚的经济收入”“让家人过上更舒适的生活”为目标。
钱学森图书馆社教宣传部部长王喜芳介绍,馆方正和市教委开发相关课程,编发相关研究课题,为学生提供推荐书目,为青少年创新教育“导航”。
本报记者 陆梓华
(暑期教育热线:聚焦新鲜事、有趣事、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