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进笼舍避风
上海对“海葵”预报早,让两家动物园有充足的时间,为动物宝宝避台风做好充分准备。上海动物园提前对园内大树进行了修剪、加固,开泵对天鹅湖抽水,降低水位。台风来临之际,除斑马外,上海动物园所有动物都进入笼舍避风。在户外迎风的斑马,也有遮雨设施。
地处南汇的上海野生动物园,遭遇的风雨比市区更厉害,但由于近年来野生动物园加大绿化投入,建成一片又一片树大林深的绿化带,这些树木在台风中“紧紧抱团”,几乎没有发生倒伏、倾斜,园内水系贯通,暴雨过后也无积水现象,为动物宝宝安度台风创造了良好条件。
上海野生动物园除食草动物以外,其余动物也全部入室避雨。食草动物中,像剑羚、长角羚等,胆小,容易受惊吓,它们也被及时安排进了临时“安置点”避风躲雨。在野外迎接台风的食草动物,园方安排了24小时值班,所有动物都安然无恙,饲养员说:“经历风雨,也是对它们的生存锻炼。”
风雨中迎来新生
据野生动物园动物部介绍,上海的台风季节也是斑马、角马等的繁殖季,斑马、羊驼能在台风中平安降生,说明野生动物园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这些外来动物安享的家园。
每年的台风季,也是火烈鸟繁殖的后期,最让动物工作者揪心的是,长着细细长脚的火烈鸟,平时都是散养在外,抗台风能力最差,台风来临,必需进笼舍避风。而对于正在孵化的,每每台风来临,只能中断,进行人工孵化“接力”。
“海葵”来临前一晚,野生动物园有两只火烈鸟刚刚孵化出壳,两枚火烈鸟蛋正在孵化中,园方当机立断,将2只火烈鸟幼鸟接到小动物乐园人工饲养,两枚孵化中的蛋也被小心翼翼地放入孵化箱内。尽管台风让火烈鸟“暂别”母亲,但动物的平安是最重要的,“待小鸟长大,它们还会回到火烈鸟家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