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循环经济”产业新模式
1. 水稻加工:产优质大米,创优质品牌
利用集团规模化经营优势,从国外进口大米加工设备,自动化全程监控生产线,将优质水稻加工成高质量的精品大米,做成小包装通过金龙鱼的销售渠道进入全国商场超市。目前,已经开发出“金龙鱼”“香满园”“口福”“金元宝”“鲤鱼”“香宴”六个品牌、30多种规格的大米系列产品,并通过了美国烘焙协会(AIB)食品质量安全认证、ISO9000、HACCP和C标志等多项第三方认证。
2. 米糠加工:精深加工米糠油、提炼高附加值产品,减少对粮食的挤出效应
经过米厂加工后的副产品米糠被送到浸油车间提炼毛米糠油,再经过加工,变成营养价值极高且具有保健功能的优质米糠食用油,榨油后形成的米糠粕,可继续深加工和提炼出米糠蛋白、膳食纤维、肌醇,油脂精炼后的副产品再提取出卵磷脂、甾醇、谷维素等高附加值产品,还可加工成保健食品。
3. 稻壳加工:变废为宝,再生一种新能源
水稻加工中产生的另一废料——稻壳被送到了电厂,将其作为燃料在发电锅炉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蒸汽用于发电,每吨稻壳的发电量相当于0.67吨煤的发电量,年可节省标煤4.5万吨左右。燃烧后的稻壳灰,经高科技研发变成白炭黑和天然助滤剂活性炭,目前已经从实验室向生产工厂转化,投资建成了日处理30吨稻壳灰的加工车间。
二、“水稻循环经济”产业模式的意义
1. 让农业增效、让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将当地的水稻就地加工转化成为产品,大幅增值后销往全国各地。这种产业模式将产业链拉长,使得农产品的附加值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然后通过订单农业部分回馈给农民,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来收购农民生产的水稻,为农民切实提高了效益,提高了积极性。按现在开发的产品,能使每吨水稻加工增值达700元~800元。按年全国水稻产量为2亿吨计算,如都能利用这种模式加工,全国仅水稻就可增值1500亿元。
2. 利用资源,意义重大
如果全国的2亿吨水稻都采用这种工艺进行加工,可年产230万吨米糠油,等于增加了1.1亿亩大豆的种植面积。这样既增加了油料来源,又解决了种植油料作物对其他粮食品种尤其是谷物类的挤出效应。
3. 节能减排,变废为宝,再生资源
2011年,益海佳木斯公司年燃烧稻壳发电达到2000多万千瓦时。用可再生的稻壳替代煤,每吨稻壳相当于0.67吨标煤的热量。全国每年产稻壳3800万吨,如都能按此方式利用,每年可节煤2546万吨,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稻壳对环境的污染,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开发了水稻资源的利用价值。
正因为“水稻循环经济”模式具有独特的意义,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国务院张德江副总理等到佳木斯工厂考察指导时给予了很高评价,不少媒体也对这种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