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09月0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差生”练体育?
阎小娴
  阎小娴

  李娜状态不稳是因“小时没受过良好教育”,孙晋芳此言掀波澜。或许,在球迷心中,作为一名专业运动员,李娜的学历不算低,更何况,人家当初是当真挂了拍、一本正经念了本科——如今又有几个运动员,实实在在在大学念书?

  更糟糕的是,在大众习惯思维中,运动员都是“差生”——当初若成绩好,怎会当运动员?有例为证:伦敦奥运冠军李雪英说:“小时候因学习不好,我才选择练举重。”另一奥运冠军陈定坦言:“我成绩不好,所以才练体育,这样就不用上学了。”于是,有意无意间,中国运动员被贴上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标签。

  事实上,孙晋芳很敏锐,点出了一代中国运动员的普遍问题:文化水平不高,制约了他们在竞技层面的再提高。李娜,不过是其中的一员。

  这也是中国体育面临的一种尴尬。有调查表明:很多运动员在青少年时甚至没能读完九年义务教育;一方面是因训练,另一方面也是运动员的主动选择:很多人是在学习这条路走不通后才转投了职业体育。

  虽然多年前,体校就开始与学校,甚至重点学校联手,探索走“体教结合”之路,但依旧困难重重。近年上海体育局倒是坚持执行“文化成绩不及格一样被劝退”的选人制度,但这样的规则,在很多地方难以推行,更多的少体校,文化课只是走走过场,所谓的“体教结合”,始终是“两张皮”。

  与圈内人聊天,其实很多教练都希望我们运动员的文化水平能再高一点,这对提高成绩有莫大的帮助。上海女足教练孙雯说过,其实很多时候,踢球,不仅仅靠身体,靠蛮力,而是要靠脑子,要靠智慧的。也曾听到一些基层教练在那抱怨:队员的文化素质太低,听技战术讲解都费劲。

  当林书豪在NBA横空出世;当奥运乒乓女单比赛中那个从李晓霞手中“抢走”两局的美国高中生邢延华,顺利踏进了斯坦福大学的门槛……我们所要做的,不仅是用羡慕的眼光关注,更要用加倍的决心,将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到底,落实到细微处——如孙雯自己掏钱为队员买书;再如,上海女子冰壶队直接就在大学生当中组建……

  相信这些,只是开始,总有一天,中国体坛的佼佼者,一个个出自大学,而且是名牌大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09版:喜迎党的十八大特别报道
   第A10版:科教卫新闻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财经新闻
   第A18版:财经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体育新闻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教育·人物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博览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家装之窗
   第B14版:家居装潢
   第B15版:地产新闻
   第B16版:新智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0版:E生活/掌上天地
从学生题校名说教育“绿色GDP”
“差生”练体育?
媒体视点
要让价格欺诈的电商“付血本”
开着豪车去“化缘”
民企协会怎成“皮夹子”?
“不上火”为何上演“全武行”?
新民晚报评论A04“差生”练体育? 2012-09-07 2 2012年09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