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外长罗德里格斯9月20日在哈瓦那说,美国对古巴长达半个世纪的封锁是对人权大规模、无所顾忌和系统的践踏,不仅造成了166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而且使每个古巴人都遭受了痛苦。
事实上,经济建设已成为古巴现任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面临的最大挑战。今年7月4日,劳尔·卡斯特罗访问中国,与多位中国领导人会见,两国还签署了多个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这也是他成为古巴最高领导人后首次对华访问。
古巴革命的拳头
劳尔出生于1931年6月3日,在哥哥的影响下,劳尔很早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两人都曾在古巴最好的教会学校接受教育,后来劳尔追随菲德尔,并于22岁加入共产党。劳尔和哥哥菲德尔携手革命事业超过50年,他们的关系一直亲密无间。
在早期,劳尔的主要工作是在东部山区发动群众参加革命。1953年7月,劳尔参加了卡斯特罗领导的攻打政府军蒙卡达兵营的起义,失败后两人一起被捕入狱,获释后前往墨西哥开展新一轮革命工作。1956年,卡斯特罗和劳尔率领起义军在古巴奥连特省登陆,经过数年游击战,终于在1959年推翻军阀巴蒂斯塔的政权。
革命胜利后,劳尔一直担任古共中央第二书记和国务委员会及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在2006年7月菲德尔生病之前,劳尔很少在公开场合露面。不过对于这个一直隐身在菲德尔光芒下的弟弟,没有古巴人怀疑他的能力以及他对国家的影响力。因为早在1959年,32岁的菲德尔就这样评价弟弟:“我选择他并非因为他是我弟弟——全世界都知道我们多么憎恨任人唯亲——而是因为我以名誉担保,如果明天我在这场斗争中死去,我认为他的能力足以接替我。”
美国《时代》周刊曾这样评价卡斯特罗兄弟:“卡斯特罗是古巴革命的心脏和灵魂,他的弟弟是革命的拳头。”
由于受到美国长期的封锁,古巴经济一直处于比较困难的局面。冷战期间,苏联为援助古巴抵御主要敌人美国花费了约100亿美元,可是1991年苏联解体使古巴陷入最严重的国家危机,长久以来的“输血者”一夜之间消失了,曾是大国博弈舞台上的“名角”古巴军队也走到建设的转折点。
劳尔对古巴经济问题一直持灵活态度。在兄长的支持下,劳尔果断地主持了古巴军队裁减10万员额的“大手术”,并把军队指导思想从“军人的战争”改为“全民的战争”。更重要的是,劳尔要求军队从现在开始为自己和国家种粮食,还要自己生产武器,从事生产的士兵还能够得到报酬。目前,古巴军工企业可以生产步枪、弹药、地雷、装甲车,能够修理各种军车、坦克、大炮甚至飞机,而由军队运营的旅游产业也创造出不菲的收益,改善了全军官兵的生活,也供养了许多政府官员。
2003年,在劳尔的争取下,古巴议会又决定将国防置于优先位置,并划拨预算给军队用于加强机动能力以及发展与友好国家军队的相互往来。
经济改革的推手
2006年7月31日,古巴革命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因健康原因,将国家最高权力移交给其接班人劳尔·卡斯特罗。劳尔主政之后,面对极其严峻的经济困局,开始推动古巴的全面“更新”。随着私营经济在古巴的逐步发展,越来越多古巴人的生活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2008年,古巴的经济再次面临严峻考验。三次飓风横扫古巴,造成100亿美元的直接损失,食品大量缺乏;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古巴经济雪上加霜,古巴最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镍、雪茄烟、渔业产品的价格一直呈下降趋势。2008年7月,在第七届古巴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劳尔提出“芸豆(古巴人的主食)比大炮重要”,强调经济工作和粮食生产的重要性。这些动作显示古巴开始将工作重心向经济领域转移。
由于古巴新领导班子在国内政治上采取宽容的态度,在对外关系方面采取了缓和政策,古巴的国际环境得到不断的改善。2007年,有6个国家同古巴建交。今年7月13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市起航、满载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安娜·塞西莉亚”号货船抵达哈瓦那港,标志着古巴与美国间中断50多年的海上货运得到恢复。
2010年8月1日,劳尔在第七届古巴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宣布,古巴将分阶段“裁员”,减少在国有部门工作的职工数量,扩大个体劳动者的数量。去年4月,劳尔提出终结干部终身制,促进古巴共产党和古巴政府领导层的“系统年轻化”。劳尔这一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充足的年轻后备人才。
美国古巴问题专家沃尼·史密斯认为,劳尔在哥哥菲德尔·卡斯特罗的助手位置上干了40余年,他的知识和能力足够胜任古巴最高领导,这一点无人能比,同时劳尔的政治基因中可能比卡斯特罗有更多的改革因子,无论卡斯特罗身体状况如何,劳尔都将把古巴共产党建立的制度延续下去。 萧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