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一些地方转作风仍存在流于形式、虚与委蛇的现象,对中央精神的贯彻落实形成了阻碍。
“硬政策”遭遇“软抵抗”
东部发达地区某县级市的一些干部告诉记者,几个月来,豪华公务宴请、领导出行警车开道、摆鲜花拉标语大办开幕式等现象确实减少了,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别撞到枪口上。”潜台词是“避风头”。少数官员认为抓作风最终会变成“一阵风”,不相信能够持久地抓下去。
观望心态,使中央改进作风的“硬政策”遭遇了“软抵抗”。“很多事拖一拖就拖黄了。”河南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乡镇干部说,一些措施开始很严格,到后来就渐渐放松和疲劳,旧的官僚习气在不经意中悄然回归。
变相吃成不言之秘
近来,对公款大吃大喝“人人喊打”,这类现象却并未绝迹,变相的、更隐蔽的公款吃喝在一些地方悄然抬头:
■ 变地点 有的公务宴请转入“不对外营业”的私人会所。
■ 变标准 有的单位在内部食堂以“工作餐”名义举行公务接待。从五星级饭店临时邀请大厨掌勺,鲍参翅肚、名酒名烟一样都不少。
■ 变名目 有的公款吃喝在发票上作文章,以“培训费”“差旅费”“住宿费”等名目入账。
■ 变包装 “喝茅台撕商标”“矿泉水瓶装白酒”“‘红塔山’盒里藏‘熊猫’”已成为不言之秘。
实际上,记者在调查中接触的官员,除去少数高档消费的追逐者,大部分人本身并不喜欢大吃大喝。每天泡在酒桌上,喝坏了党风,也损害了健康。可为什么公款吃喝之风刹不住呢?
河北省一位副县长坦承,“不愿意吃,却不得不吃,归根到底是潜规则在作怪。”这位副县长说,“公款吃喝只是表象,背后是更大的利益交换。”
“问责清单”敲响警钟
27日,湖南张家界市永定区西溪坪街道党工委书记覃正齐被免职,原因是上班期间打麻将。在“八项规定”出台将满4个月之际,这位“坐庄书记”成了执行中央政令“慢三拍”又一个反面典型。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记者关于改进作风的主题调查中,此类对中央要求无动于衷、实际工作中我行我素的官员仍然存在。有的该到岗时不到岗,随意给自己延长假期;有的照旧“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对企业动辄吃拿卡要;有的还是在办公室里养尊处优,对百姓疾苦麻木不仁……
针对这种上面“闪电打雷声声急”、下面“闻风听雨步步慢”的现象,中央党校党史研究部教授祝彦认为,部分官员没有真正认识到改进作风的紧迫性,仍从眼前小利、一己之私出发,因循守旧,裹足不前。这次中纪委开出的首张“问责清单”是一种明确警示,让大家看到了中央推进落实“八项规定”的决心和严肃纪律的铁腕。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李柯勇 丁静
(据新华社北京3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