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银行理财产品余额从2007年底的5000多亿元增至目前的7.2万亿元。迅猛增长的背后,隐忧也开始凸显,其中“理财资金池”期限错配、以新还旧等问题甚至被指是一场击鼓传花的“庞氏骗局”。
分析人士认为,资金池模式下,不同的理财产品资金投入一个混合的资金池进行统一投资调度,往往无法做到“分账经营”,对每一产品组合的信息披露不足,资金甚至可能投向房地产、平台贷款等高风险领域,这使得投资者和监管者都难以跟踪和判定单个产品的具体投向、投资损益、风险暴露等。
银监会的通知正是针对此状况“开刀”,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银监会还表示,如果银行不能实现这个要求,将不再允许其新增非标债券资产业务。分析认为,独立核算对于资金池模式占比大的银行,造成的影响比较大。银行整体上要对这种模式掌控把握,也就是“解包”,做到一对一,银行的操作成本肯定增加。
银监会给银行理财投资运作扣上“紧箍咒”的消息,显然加大了市场对宏观流动性的担忧,短期市场因而受到冲击,昨天大盘自开盘起即现跳水走势,券商与银行两大金融板块跌势尤为惨烈:券商板块指数收盘跌逾5%。
不过,一些市场人士对此给出了另外的解读,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通知透明了市场供应的价格,使相关债务债权关系清楚,对于银行长期理财的规范发展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东方证券首席投资顾问潘敏立也认为,银监会的规范,短线来看,使数以万亿元计的银行理财投资运作扣上“紧箍咒”的消息,但从长期来讲,则有利于银行进行系统性风险控制。
市场分析人士因此认为,昨天市场的大跌,是对银监会理财产品新规的解读过度,未来不排除市场出现纠错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