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焦点故事】
四川爱兰人携野生兰科植物申请参展
沈敏岚
  “不少兰科植物正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盼望新民晚报首届上海国际兰展能给四川大山里的珍稀兰花原生种一个展示、亮相的机会,呼吁更多的人来保护我们宝贵的野生兰花资源。”新民晚报首届上海国际兰展开幕第一天,就收到四川爱兰人余茂舒的“参展申请”,他希望上海国际兰展能展示他收集培育的9个品种的野生兰科植物。经兰展专家鉴定,他收集的野生兰花都是十分珍稀、宝贵的兰花原生种。

  7年前,爱好兰花的成都市大邑县水务局余茂舒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一种他自己认为是世界上最为矮小的兰科植物,株型矮小,花朵也极小,但花朵的颜色却是兰科植物中少有的橙红色,当地人称它为“贝母兰”。

  这株小小的“贝母兰”激发了他研究、培育兰花的浓厚兴趣。7年来,他收集到了10多种野生兰花,细细研究分析这些珍稀野生兰花叶型、花型的千变万化的奇妙。在他的悉心栽培下,野生兰花相继开花,有些竟开出了他过去见所未见、异常奇特的花朵来。

  余茂舒在7年与兰相伴的过程中,越来越为野生兰科植物的命运担忧,“野生兰科植物虽然美丽绝伦,却异常稀少,可以说是弥足珍贵的物种,正濒临灭绝的危险,有好几个品种已经达到了灭绝的边缘。野生兰科植物可以说是植物中最为弱势的一个品种,因为其他植物的生长速度快,且繁殖与发展能力都特别惊人,野生兰科植物没有能力与其他植物争地盘,只能‘夹缝中求生存’。”近年来,当地农民种植药材和经济林木,滥用农药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的环境破坏对兰科植物更是致命的。

  “我无法想象野生兰科植物在越来越恶劣的环境条件下,还能生存多久?也许10年,也许20年,我个人的力量有限,就在我万般揪心之时,看到上海举办国际兰展的好消息,以及上海国际兰展发出的‘保护兰花’的‘上海倡议’,盼望能通过上海国际兰展,给四川野生兰花一个展示机会,呼吁大家都来关心兰花,保护兰花,别等到兰花灭绝了再扼腕长叹,那时就太晚了。”

  余茂舒说,他培育的9个野生兰花植物花期不在同一时间,9种兰花品种今年无法以实物形式参加上海国际兰展。为此,他先向上海国际兰展寄来了兰花照片,“希望明年兰花实物能亮相上海国际兰展”。本报记者 沈敏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评论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新民环球
   第A23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4版:新民环球/人物·健康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
   第B04版:休闲/全家乐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特别提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3版:现代家居/我的经验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新智
   第B16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7版:市场之窗·家电
   第B18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B19版:市场之窗·百货
   第B20版:市场之窗
美丽的语言 美好的事业
“希望第一时间与美丽的兰花相会”
四川爱兰人携野生兰科植物申请参展
新民晚报焦点A05四川爱兰人携野生兰科植物申请参展 2013-03-29 2 2013年03月2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