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总冠军,编号B123的杏黄兜兰”。昨天中午12时,新民晚报首届上海国际兰展揭晓各个专业奖项,有着“金童”美名、云南特有的兜兰原种杏黄兜兰一举拿下本届兰展的最高奖——全场总冠军。
以申办2020年世界兰展为目标的首届上海国际兰展,专业评奖标准、方式等全部按国际知名兰展模式进行,本报记者全程参与大奖评选,并在兜兰组任“评委助理”,亲历评选、大奖产生过程——
第一轮 宁多勿漏
根据本届兰展的评审规则,兰展专业评奖分卡特兰、蝴蝶兰、兜兰和其他兰,共四个组,设全场总冠军一个,分组冠军4个,金、银、铜及佳作奖,另外,景观布置、叶艺及国兰组组合盆花也将评出金、银、铜及佳作奖。
记者跟随兜兰组评委组长——台湾仙履兰(兜兰别名)协会理事长、国际权威兜兰专家陈澄钟,来到兜兰评审区,参赛的14个国家和地区,都送来了参评兜兰,“先按单花、多花进行兜兰数量清点”。兜兰分一茎一花、一茎多花两类,此次参赛的兜兰共有单花86株,多花32株。“第一轮,每一位评委从118株参评兜兰中,挑选出自己最中意的兜兰,一个原则,宁多勿漏”,陈澄钟说,“第一轮一定要仔细,宁肯一些品质不高的‘混’进来,也不能漏掉一株好品质兜兰。”
“这么好的兜兰,为什么只写属名兜兰,忘写了种名呢”,陈澄钟拿起一盆由一家植物园栽培的兜兰皇后,“论花形,论栽培技术,完全有望得奖,但参赛细节太不注意,如果参赛世界兰展,就可能痛失参评机会了”。经与评委组商讨,大家决定给“马虎”的参赛者一次改正的机会。
第二轮 好中选优
经过第一轮评委“一个不漏”的挑选,从118株兜兰中选出了40多株候选兜兰,评委们一株一株比较,好中选优,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忍痛割爱,选出了27株入围兜兰。
在一次又一次的筛选过程中,陈澄钟为记者讲解兜兰知识,“像这株杏黄色、兜比较小的兜兰杂交品种,业内称之为‘杏黄兜兰儿子’,它的父亲是原产越南、有着牛奶香味的兜兰,母亲是原产云南的杏黄兜兰,它们的儿子既有淡淡的牛奶香,又继承了母亲亮丽的黄色,一代更比一代优,是兰花界进行杂交育种的追求”。然而,可惜的是,“杏黄兜兰儿子”由于继承父亲的基因不够理想,牛奶香味不够浓而痛失了获得金奖的机会。一株白色的硬叶兜兰“玉女”让评委爱不释手,“原产广西的白色‘玉女’,曾在去年的台湾国际兰展获得全场总冠军,一株苗在国际市场价格达到2000美金”。有点可惜的是,这株参赛上海国际兰展的白色“玉女”,花瓣不够平整,兜不够大,而被评委“无情”地淘汰出金奖名单。
第三轮 “金童”胜出
小组第三轮投票开始,评委们几乎是戴着放大镜在27株入围兜兰中“找瑕疵”,花瓣上有斑点,不够平整,兜不够大,花色不够亮,甚至不是开花最盛时,都是被淘汰的原因。经过这样的“挑刺”,一株被评委称为“完美无缺”的杏黄兜兰“金童”入选兜兰分组冠军,另有两株兜兰入围兜兰金奖。
“上海国际兰展兜兰组竞争的激烈程度、参赛兜兰的水准已达到台湾国际兰展水准,而台湾兰展是展出兜兰水平最高的国际兰展,”陈澄钟说,“至少在兜兰这一项上,首届上海国际兰展具备了顶级国际兰展的水准。”
总决赛 竞争激烈
在记者所在的兜兰组评选结束后,其他三组也产生了各自的分组冠军和金奖获得者,最激烈的总决逐开始。各小组评出的分组冠军、金奖兰花共10株,汇集到一起,各组评委集体进行评比、打分,最终,杏黄兜兰“金童”众望所归,一举拿下全场总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