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搬了新家,换了一套小别墅。中环附近,闹中取静。同事们都兴高采烈,觉得工作终于变成了“生活”。“比疗养更放松,比出家更有趣”。我们都这样乐观地想。
不料天下没有免费的晚餐,也没有便宜的别墅。因为租金“可观”,老板心中郁郁寡欢。加上老板不是烟民,更不嗜酒,又不能采取别的办法压抑或发泄,只能“虐待”员工,排遣烦恼。
没几天行政公布一条”新政“:别墅内不得抽烟。特别补充还相当显眼:一经发现,罚款一千。
经济杠杆是有效的市场调节法则。看见罚款,虎躯一震。
公司新来的同事一天两包,怎么劝也不行。他谓之青春,就好像香烟能成为他青春的纪念,缺了尼古丁不能让他自己与他的青春岁月发生化学反应。这显然是错误和个别的认识,但你终究没办法说服他。看着他上班间隙从别墅三楼踩着沉重而复杂的脚步,走出花园,掏出香烟,正要点燃,四月的春风吹灭了伙计微弱的火苗……他再左右手配合,把衔着烟的嘴埋进去,一会儿烟总算飘出他的鼻孔。
戒烟的朋友最怕烟民伙伴。他一去,我心就痒。
尾随两包的朋友是一包的朋友。还间或蹭烟的朋友。他们成群结队委屈地去别墅门口抽烟,一道悲喜交加的风景线。委屈是他们委屈,我心中则多一分忧愁。戒烟这条荆棘路,不能前功尽弃;抽烟这条不归路,也不能代他们暗自窃喜。相比他们费了一些力气得到了烟瘾的“释放”,我有一丝安慰:总算不用费这么大力气受那么多冷风去抽一根香烟。
“我不会跟他们去抽烟的。”在别墅阳台我一次次对自己说。然而我看到他们举着烟屁股对我招招手,充满挑衅。苦笑一下,转身面对电脑,享受没有烟雾的办公室,再一次说服自己:抽烟有害健康。
一会儿抽完烟的同事上楼,一个个自我解嘲:“老对着电脑,也不好。”“楼外风很暖嘛,晒晒阳光也很舒服。”“爬楼梯就是我的锻炼方式。”
……
人生大致如此了。看着别人受苦受难,也看着别人得偿所愿。愿望和苦难本来就是连接在一起的吧。还有一个感悟是:人最大的长处是说服自己,通过对自己进行有效的信息控制,保持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