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6月0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博世家的传奇故事
俞子林
  俞子林

  《文博鸿业》是柏华兄的新著,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延续百年文博世家的传奇故事。

  柏华的曾祖父李书海,是一位在清末建造卢汉铁路(后称京汉铁路)时为洋人做事的帮办。地点就在黄河边上的郑县(今郑州)。一位也在铁路上做事的法国人,带着家眷,他的孩子怕寂寞,要求与书海的孩子一起玩。这样,童年的李文光便在法国人家里生活了近八年,学得一口流利的法语。

  正在这时,铁路工地上,农田里,不时掘出些铜、玉、陶瓷等古器物,被拿到集市上出售。那法国人不断地买些这类东西,小文光自然成了他的翻译和帮手。有些从开封等河南各地来的古董商,为了和洋人做买卖,也找文光做翻译。文光从中学到了不少古玩知识,也懂得了做古董生意的方法和行规。

  文光长到十五六岁,父亲想为他在铁路上谋个差事,文光却执意要去做古董生意。1906年前后,河南洛阳北邙山铁路工地上,工人们从唐墓中挖掘出不少色彩斑斓和釉陶器,造型有文臣俑、武士俑、天王俑、镇墓兽、骆驼、马、盘、碗、枕等等。这些后来被称为唐三彩的随葬品,开始在河南流传,后来由文光运到北京去。北京琉璃厂的古董商不识这些东西,也不相信这位年轻河南人的解释。文光只得住进旅馆里,直接和洋人打交道,向他们讲述这些古器物的来历、名称和用途。洋人们相信了,喜爱上了,商人们也开始接受了。从此,这些产于我国盛唐时期的艺术瑰宝为世人所知,并流向世界。李文光成了较早通过古文物进行中西文化交流者之一,也奠定了他在古玩界的地位。不久他便在琉璃厂设立了天云阁古玩店。

  李文光的儿子鸿业继承父业,抗战前就到上海做生意,搭档就是叶月轩。叶月轩是为设在欧美的专门经营中国艺术品的卢吴公司做“洋庄”的,在上海收货发运到国外去。解放后,上海古玩业发生了四大奸商文物走私案,叶叔重、张雪庚被判徒刑遣送青海劳改,洪玉林跳楼自杀,戴福保逃到香港一去不回。李鸿业原是把古董放在张雪庚的雪耕斋里一起做生意的,总算逃过一劫,但留在雪耕斋里的东西全部被没收充公了。

  1956年,李鸿业以特殊人才被吸收进上海博物馆工作。此后我国政治运动不断,李鸿业却没有受到太大冲击,这有两个原因:一是他自己明白作为旧时的古董商,必须接受改造,老老实实做人。他在业务工作上总是非常努力,并长期担任文物鉴定委员。二是他得到了行政干部后来成为馆长的马承源的特别关照。马承源从一个年轻干部成长为我国第一流的文物专家,是经过自己长期不断努力的,也得益于向周围专家学习,李鸿业正是他业务上的指导者之一。他们两人还有过一段共同到西域征集文物、生死患难的经历呢。后来,李鸿业之子柏华(即本书作者)也进馆做了他事业的接班人。

  李家三代人收藏稀世珍宝汉代鎏金人物车马大铜板,其得而复失和失而复得,很有传奇色彩,反映了八十多年间的社会变革和人事沧桑。

  文物征集中,众多民间收藏家为我国文博事业作出的牺牲和贡献,让我们生出深深的敬意与无尽的遐思。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专版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专版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健康大讲堂
   第B0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6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8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体坛轶事/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文物上刻字与国民自信
北川地震受损档案返乡记
死得好看一点
文博世家的传奇故事
碰车奇遇
有种勇敢叫攀假山
今宵灯谜
“霉”来掩去护颜秘诀
新民晚报夜光杯B15文博世家的传奇故事 2013-06-03 2 2013年06月0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