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好些平常的事,在说法上都很亲昵。我也赶时尚说一句:“有一种勇敢叫攀假山。”其实它就是以前我们这辈人讲的“勇敢者的道路”。
在我居住地附近有一“大华行知公园”,后门有一排人工垒起的假山,形成一排山墙。双休日常见年轻的父母带着小宝宝逛公园,孩子总好奇地吵着要攀爬假山。拗不过,家长只得同意。
小宝贝在假山上很艰难地一高一低、一摇一晃攀爬,大人在旁护住。有的干脆弄个双脱手,宝贝倒是十分勇敢地走了一阵。
“人之初,性本攀”。小孩子天性不怯懦,不知天高地厚,诚如鲁迅先生说的,尚没有父母的溺爱,孩子说不定更加奋争。但是,时下有些大人对孩子实在是溺爱得过了分。我供职单位附近有所艺校,常见一些孩子来此学艺,大多是大人开车送,也有保姆背了包一路护送,然而,孩子总会转过身对大人说:“不要送我了,老师会说的。”小孩子的天真,令人欣慰。
我以为老师教育在理,孩子也明理,这样的孩子以后会成大才的。相比之下,大人什么事都要替孩子做主的观念,却是有点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