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冻土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3日主持原子能灾害对策本部会议,确定辐射污染水处理对策基本方针。
日本政府将投入320亿日元,在福岛第一核电站4座核反应堆周围制造冻土带,长度为1.4公里,预定2015年3月前投入使用。
这项技术竖直埋设地下管道,深度多至30米,注入冷却剂,温度最低可达-40℃,从而在管道周围形成一道冻土屏障。
冻土墙将防止核反应堆厂房地下的辐射污染水渗入周边土壤,同时防止地下水与污染水混合后流入周边土层和海水。
另外,日本政府将拨款150亿日元,用于安装第二套污染水净化设备。东电去年安装“先进液体处理系统”,可以去除污染水中62种放射性核素,只有氚除外。
不过,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定,这套系统未能按照预期效果去除一些放射性物质。
效果受质疑
福岛第一核电站2011年3月在地震和海啸中严重损毁,东电在善后作业中使用海水给反应堆降温,产生大量携带辐射物质的水。
据估算,大约1000吨地下水每天流经4座反应堆周边,其中约400吨水流入反应堆所在建筑地下。剩余600吨中,约300吨与地下作业通道内积存的高浓度污水混合,受到污染并流入海中。
目前,东电制造大约1000个储水罐,已经储存大约33.5万吨污染水。这些钢制储水罐制造匆忙,安全性堪忧。
路透社说,制造冻土带的方案面临巨大挑战。这种方法在地铁或隧道施工中常见,但从未用于福岛核电站善后这类规模大、时间长的工程。
一些专家同样就这项计划的技术和成本可行性提出质疑。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地下水专家丸井敦尚说,冻土墙具有水密性,但工程中通常只使用数年,长期效果没有获得验证,而福岛核电站事故善后预计将持续长达40年。
政府将主导
美联社评述,福岛核电站最近多次污染水泄漏事件加深了外界对东电善后能力的忧虑。经济产业大臣茂木敏充说,东电把处理污染水“变成一场‘打鼹鼠’游戏”,意指东电应对措施杂乱无章。
首相安倍晋三3日说,政府今后将发挥主导作用,抛弃当前“临时拼凑”的应对方式,制定基本政策,“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水处理问题。
舆论认为,日本政府此举可能意在减少对东京申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不利影响。
惠晓霜 (新华社供本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