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疑惑,记者采访了两名没有上过学科类培训班、学前并没有在学科学习上下过狠功夫的孩子。如今,他们并不比同龄孩子“落后”,而顺利成长的法宝究竟在哪——
成功经验1
每天让孩子安静五分钟
主人公:小宇,某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高二男生
学前基础:父母比较注重生活中认字,小宇学前识字量大约在500以内。父母希望孩子不要学得太多,但也不要一无所知,因此,简单跟孩子讲了拼音的声母、韵母等常识,但孩子也仅是“知道”而已,未掌握拼读能力。
父母的话:说实话,当孩子在入学一个多月后忽然问我,“爸”是不是b和a组合起来时,我们还是有点“惊呆了”。因为想想周围很多孩子早就已经可以熟练地拼读拼音。不过,我们还是“摒牢”了,决定再观察一下,看看孩子是否能用自己的努力跟上。事实证明,我们的等待是正确的,老师从来没有反映孩子在拼音上落后于别的孩子。当然,我们也非常感激老师,儿子一年级无论是英语还是语文,真的没有抄默作业,只是抓了口语表达。儿子现在读高中了,仍对演讲、辩论非常感兴趣。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始终觉得我们孩子绝对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们要求他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最大努力。在孩子感觉自己不行时,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例如,儿子曾经觉得他背课文就是比别人慢,我们就鼓励他多读两遍,理解了再说。我们觉得,习惯比知识更重要。
■ 首先是养成一回家,休息片刻就做作业的习惯。
■ 其次,检查作业时,侧重看他字迹是否整齐,字迹整齐了,学习态度自然就端正了。
■ 此外,要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让他觉得阅读是放松,是享受。
■ 在孩子即将升入小学前,我们每天会让他在小板凳上坐上5分钟,静心凝神,收效不错。
成功经验2
生活中学习,激发孩子兴趣
主人公:小涵,嘉定区实验小学二年级女生
学前基础:由于体质不佳,小涵在学前只因为兴趣参加过跳舞和画画班,但也仅仅各学了一学期。学科基础只限于大人在家教过的几十个简单的字,会背几首唐诗和几首儿歌。如今,小涵各方面表现都在班级中上水平。
父母的话:女儿刚入学时,和别的孩子在学习上确实有点差距,有时候连一些题目都看不懂。当时我们确实非常着急,但经过一段时间尝试,我们觉得,要提高孩子成绩,关键是要让她产生学习兴趣。很庆幸,我们遇到了几位有方法的好老师,没有紧盯孩子的成绩,而是想方设法让他喜欢学习。例如,作业做得好,班主任张老师会盖上五角星,累计几次五角星可以得到一张免做券,几张免做券累积起来可以换礼物。孩子并不会因为有免做券而不做作业,相反,她希望获得更多的券来换礼物。为了激发孩子学英语的兴趣,我们就用课本里的句子跟孩子对答,一起学唱课本上的英语儿歌,一起拼读英语单词。几门学科中,女儿最怕学数学。数学金老师教了我们一个小方法——去超市购物,让孩子去看标价,自己算拿多少钱,找零多少。女儿喜欢吃冰淇淋,这个方法果然对她很管用。
我们觉得,每个孩子都是不可复制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小学一年级与其说是女儿的适应阶段,不如说也是家长的适应阶段。家长和老师要相互配合,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孩子前进的每一步都是老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的结果。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