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偏远小县城里的老陈中年得女,而且是双胞胎,一个叫大凤,一个叫小凤。随着两姐妹渐渐长大,老陈是既欢喜又郁闷。欢喜的是,两个女儿都没辜负他的一片苦心,读完初中全考上了重点高中;郁闷的是,遗传基因这玩意儿真够邪门的,两姐妹竟无一例外地继承了他的小眼睛,不笑还好,一笑就眯成了一条缝。每次瞅到两姐妹咯咯笑着打闹,老陈总会黑着他那张老脸训斥:“闹什么闹?学习去!”
这天,是周末。姐妹俩还没起床,便听“咚咚咚”的敲门声响个不停,紧接着传来了老陈的催促声:“快起床。吃完饭,我带你们去听高考名师讲座。”
“爹,昨晚你可下过保证,今天给我和小凤放假,让我们去逛街。你怎么说话不算数?”大凤揉着惺忪睡眼走出门,和老陈争执起来。
也难怪,自从上了高中,两姐妹就走马灯似的参加各种补习班,从没过过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周末。昨天,见两姐妹累得无精打采,老陈心有不忍,许诺给她们放一天假。可计划没有变化快,得知这堂名师讲座很重要,立马就改变了主意。
这时,小凤也打着哈欠走到了面前:“爹,你不会想当狼爸吧?”“都给我住嘴。就这么定了,必须去!”老陈回得毫无商量余地。两姐妹相互瞅一眼,都沮丧地耷拉下了脑袋。昨夜合计出的游玩攻略,又彻底泡汤了。
在街坊邻居眼里,老陈是个大老粗,用“胸无点墨”来形容毫不为过。但令人称道的是,他对两姐妹的学习盯得非常紧。不管白天多累,只要两姐妹不睡,哪怕学到后半夜,他也会“以身作则”,强支眼皮陪着。有人劝他,将来,女儿总要嫁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必要花那么多心思,下那么大的本钱。老陈却嘴角一撇,回敬的总是四个字:目光短浅!
一转眼,高考到了。望着两个女儿脚前脚后走进考场,老陈紧张得手心直冒汗,一个劲地在心里求老天保佑,保佑大凤小凤都能考出好成绩,考上最好的大学。
好不容易挨到高考结束,老陈急不可耐地问:“大凤,小凤,快给爹说说,你们考得咋样?”姐妹俩心有灵犀,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一般般。”
一般般?老陈先是一愣,又追问:“怎么个一般般?能不能考上本科?大专呢?你们要连大专都考不上,爹就撞墙!”
在坐卧不安的焦急等待中,两姐妹的高考成绩终于出来了。与此同时,老陈也接到了班主任老师的喜报:大凤和小凤不负众望,成绩位列全县前10名。双胞胎姊妹同样优秀,已引起记者的注意,准备登门采访。老陈一听,直激动得手舞足蹈,差点撞了墙:敢情,两个丫头逗我玩呢。
很快,记者来了。“陈先生,祝贺你的两个女儿都考出了优异成绩。”
老陈局促回道:“我,我不是很懂。她们……能上本科吧?”
“当然,而且是一本名校。”记者说,“在进门前,我们跟你的邻居事先做了了解,听说你对两姐妹的学习倾注了全部心血,能说说你的育女动力是什么吗?”
“动力?”老陈念叨了两遍,用余光瞥向贴在卧室墙上的一张报纸。
报纸上,刊登着这样一则“豆腐块”新闻:“据调查,最近几年,本地郊县一路飙升的彩礼又出新要法:以学历喊价。本科,18万;大专,12万;中专,6万……”
实话实说,这的确是老陈最初的动力。但现在,他知道,真正的动力,其实是对一双女儿的爱:既然命中注定成不了美女,那就做才女。
(本故事由《文学报·手机小说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