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2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示范样本:静安今年实现居民区垃圾分类全覆盖
宋宁华
  上午,家住静安区万航公寓的何女士拎着垃圾袋,走到咖啡色“厨余果皮”垃圾桶前,打开塑料袋,将粽子皮倒入桶内。她不用担心弄脏手,因为就在垃圾桶不远处,一个新建的水斗解决了居民的后顾之忧。

  今天,记者从静安区绿化市容局获悉,作为上海面积最小的区,静安区今年将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实现垃圾分类居民区全覆盖。

  湿垃圾不“沾手”

  上海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左右,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其中近六成是厨余果皮等湿垃圾。静安区绿化市容局局长刘毅介绍,如何克服居民担心弄脏手的小事,是解决垃圾分类这个大问题的重要环节。

  在静安区曹家渡街道,以万航公寓为试点,尝试政府购买服务,引进社会组织上海爱芬环保科技咨询服务中心,推动居民除袋投放湿垃圾。“我们做过调研,发现居民普遍担心除袋投放湿垃圾会弄脏手,就与物业等部门协商,在垃圾房旁添加水龙头、洗手池等设施设备,气温低于10℃时还供应热水,方便居民洗手,鼓励居民在倒垃圾时主动去除塑料袋,将垃圾袋投放至其他垃圾桶内,垃圾分类率大幅提高。”该环保项目专员介绍。

  绿色账户换礼品

  玻璃瓶罐、废电池、利乐包装,这些经居民分类的回收物可以换回小盆栽、鼠标垫、水杯、食用油等礼品。

  从今年8月开始,静安区在5个街道分别选取1个小区为绿色账户宣传示范点,奖励居民干湿垃圾分类的行为。每月结合“绿色星期六资源回收日”专项收集活动,定期在5个试点小区同时开展积分兑换礼品,很受居民欢迎,吸引越来越多居民主动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通过近3个月试点,5个试点小区的日均湿垃圾产生量从最初的4.5桶,增加到10桶左右。

  静安区将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列入了2012年区政府重点工作和2013年区政府实事项目。今年已完成了5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38所学校、6个菜场、2座公园、249个居民区的垃圾分类工作,基本实现居民区全覆盖。明年还将在40个小区推广“绿色账户”,让垃圾分类不仅“入门”,而且“入心”。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域外传真/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阿拉生活垃圾为啥分不清爽?
示范样本:静安今年实现居民区垃圾分类全覆盖
新民晚报焦点A05示范样本:静安今年实现居民区垃圾分类全覆盖 2013-12-09 2 2013年12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