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从当前相关规定来看,三公经费的限制上,主要针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则没有明确规定。教育部在2012年曾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财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中,也未对高校的财务信息公开作硬性规定,对于中央部门所属高校主动公开的财务信息,“原则上”应包括预算总表、收支总表等。而对于地方高校则“参考”执行。并且,“在此基础上,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公开有关财务信息”。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曾康华表示,目前对高校这样的事业单位,主要是通过其自律和上级预算单位进行监管。当前三公经费的公开和监管,主要还是集中在党政机关。高校三公经费,主要还是学校自身根据自己特点,自行予以安排。但从近期曝光的部分事件看,高校也存在不少腐败问题,未来其使用还须进一步规范。
为何一些高校的接待费用偏高?
曾康华表示,党政机关往往是公车支出高,因为一些部门处长、甚至科长都会有专车,而学校则不可能,往往只有校级领导才有车,所以公车费用会低一些。而接待费较高,往往是学校的对外交流比较多,比如学校之间的交流,学校召开的一些研讨会,国外专家来访等,都会有接待费用。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