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吸系统疾病
感冒及急慢性支气管炎为冬季的高发疾病之一。冬季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变化较大,使鼻黏膜中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小,免疫细胞数量下降,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病毒由鼻腔进入人体,感染细胞的概率就会提高,从而诱发许多呼吸系统疾病,如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特别是老人、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都在易感人群之列。
预防方法首先应注意保暖,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室内注意通风,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流感高发时。多吃水果,多饮水,及时补充维生素C,提高机体抵抗力。一旦发生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以防恶化。
● 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的气温骤降,会使机体产生如震颤产热、适应性产热等应激反应。两者分别通过肌肉颤动和机体内部的氧化应激反应产生热量,供给人体,以维持体温。寒冷时血管频繁收缩,血管阻力随之加大,血压升高,使心脏及血管的负荷增加,大大提高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如冠心病、外周血管病、脑卒中及心衰等。老年人是高发人群。
预防措施主要也是应注意保暖,随气温波动及时增减衣物。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按时服药,定期观察血压、心率等指标,并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紧张或激动。晨练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但应把握时间和强度。中老年人建议在寒冷天气可以推迟晨练时间,强度以本人适应为度,切忌过度锻炼。
● 内分泌系统疾病
冬季人们多重视滋补,饮食味厚油腻,而运动较少,会造成皮下脂肪堆积,有代谢障碍患者易造成内分泌失调。常见的如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及久病患者,病情严重者也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如冻伤、心脑血管疾病等。
预防措施仍是以防寒保暖为首,其次应注意饮食,适当运动,保持机体健康,提高抵抗力。控制饮食量,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多吃绿叶蔬菜,少吃淀粉及高脂类食物。维持用药,定期随访,忌烟忌酒。
● 骨关节疾病
冬季也是骨关节疾病如颈腰椎病、膝骨关节炎等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冬季天气寒冷,人体自身调节机制会使人产生震颤,严重时易发生肌肉痉挛,加剧疼痛。关节内由于寒冷,关节腔润滑受限,也会影响关节活动,产生疼痛。而且在冬季,中老年人多穿着厚实笨重,活动不便,若遇天冷路滑,更是举步维艰,此时全身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更易产生疲劳,加重颈腰痛及关节疾病。若不慎摔倒,更是雪上加霜。
预防措施仍是以局部保暖为主,天气太过寒冷时尽量少出门,并注意增减衣物。多洗热水澡或用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疼痛。房间内注意通风,避免阴冷潮湿。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骨及关节的强度和韧性,增强抵抗力。
简而言之,“防寒保暖,及时添衣”为冬季预防疾病发生的首选措施。其次应注意适当活动,提高耐寒力,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均衡膳食,保证饮食健康。室内定期通风,减少病菌滋生。自身锻炼及改善居住环境并重,以增强防病抗病的能力。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应及时就诊,防止病情恶化。长期用药病人应定期随访,按时用药,按时观察身体指标,以监督病情的发展。特别是中老年人,在冬季更应注意防病抗病,减少疾病的发生。颈腰腿痛及骨关节疾病患者可定期随访,或适量配合物理治疗,以减轻疼痛,防止复发。
张晗 白跃宏(主任医师、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本版图片 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