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与健康关系十分密切,用的品种与量不当,很可能增加了血脂紊乱、肥胖、糖尿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病——心梗及脑卒中的危险性。那么食用油脂究竟有哪些问题值得我们注意呢?
油脂的化学结构 要谈油脂与健康的问题,必须了解其化学结构。因油脂名目品种繁多,要讲这个油健康不健康,单从名称上是讲不清的。总的来说,每天应摄入油脂,但总热卡不超过30%。其化学结构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经部分氢化,成为反式脂肪酸。因为自然界存在的绝大多数为顺式的。总的来说,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对人体不利,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ω-3脂肪酸对人体有利。各种食用油脂的好与坏,基本上就看它的成分如何。
反式脂肪酸 它和饱和脂肪酸同样有危害,可增加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因而增加心脑血管病。更坏的是它还减少高密度脂蛋白(HDL),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还能增加C反应蛋白,与老年痴呆、癌、糖尿病、肥胖、肝功能异常、女性不孕、抑郁症等可能有关。因此丹麦等北欧国家早已禁用。欧盟于2004年对其发表“科学意见”。
美国则于2006年1月1日起规定油脂食品的标签上要标示其含量。此后美国每人每天摄入量从2003年的4.6克降到2012年的1克。可每年减少2万例心梗及7千例死亡病例。即使如此,其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于2013年11月7日发表一初步决定,提出反式脂肪酸“一般认为是不安全的”,因而要听取意见60天,最终决定是否禁用。其实早在2005年以来,美国有些州及城市已经自己立法在餐饮业中禁用,如纽约市等。
我国食物中并不是以反式脂肪酸名称出现,而改称为氢化植物油、部分氢化油、咖啡伴侣、植物奶油、植物黄油、植脂末、代可可脂、起酥油、麦淇淋等。我们日常所吃的面包、奶酪、人造奶油、蛋糕和饼干等焙烤类食品中它被广泛使用。目前除婴儿配方奶粉中被禁用外,其他食品标准均无规定。
调和油 这在世界上很少见,所以有些企业认为是发明,申请了专利。为什么要调和呢?据说一是增加香色味,另一是增进健康。所谓增进健康,也就是调和亚油酸和亚麻酸的比例。可是从未见过调整比例后对人体健康的科学研究报告。问题是里面究竟调和了什么油?各占多少比例却不清楚,多数调和油是列了数种油的名称,极少有厂家列出各种油的百分比。
有一种棕榈油主要是饱和脂肪酸,以前是进口作肥皂的,因为价格低廉。目前有不少企业就加入调和油中,显然对健康是不利的。含棕榈油较少的小包装调和油中,如果到了15摄氏度以下时,油中出现混浊、结块,说明所含饱和脂肪酸较多是对人体健康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