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捧娃的代价
曹 刚
  曹 刚

  几天前,《爸爸去哪儿》落幕,争议未停。

  有网友发帖称,主持人李湘的女儿王诗龄心机重、欺负小伙伴,随后又发文承认编造。导演王岳伦不接受道歉,咆哮着说要“死磕”:“我若不能保护妻女,枉为男人。”

  话听起来掷地有声,但我觉得,父母对孩子最好的保护,应是提前扎紧防火墙,将成人世界的追名逐利和尔虞我诈隔绝在外。主动撤防,把孩子推向公众,然后抱怨病毒入侵,这逻辑,不顺。

  如果在微信朋友圈发孩子萌照,必然收获亲友连串点赞。可现在,把她晒到聚光灯前……都是娱乐圈老同志了,答应电视台邀约时,没想过将来可能出现的利与弊?

  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娃娃们已被捧成公众人物,微博粉丝数轻松过百万,身价蹿升,拍一天戏,进账数万元。获得了其他同龄人无法想象的追捧与喝彩,就得承受等量级的舆论压力和“被黑”风险。担得起多少赞美,就要经得起多少诋毁。这是娱乐圈的生存法则。

  据说明年会有多档亲子秀节目。这世界变化真快,记得不久前,尽可能不让孩子曝光,淡化被关注程度,还是多数明星的选择。

  张学友接女儿放学,怒斥跟拍记者,险些动手;袁咏仪购物时遇狗仔,用衣服为儿子遮脸两小时;陈坤请求媒体,如偷拍到儿子,要打马赛克,因为“他还不是你们的菜,还没绯闻……”

  面对镜头,明星们为啥紧张?

  且不说曝光后可能遭绑架勒索,就拿名利场各种诱惑来说,成人尚且难挡,更何况孩子。身价节节暴涨,童真岌岌可危。

  林妙可北京奥运会后一夜走红,接连拍片、出单曲、上春晚。紧随名利而来的,是各种“被黑”。比如“春晚霸占麦克风,有心机”,“生活奢靡,追逐奢侈品”。

  为林妙可“配音”的杨沛宜,曝光率低得多。她家长多次拒绝商业邀请,坚持不给孩子开微博,因为他们觉得,过度曝光弊大于利,甚至利很少。

  四五岁的孩子不会明白,有一张家喻户晓的脸,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更不会明白,名利堪比麻醉剂,“被黑”是家常便饭。非议会否伤害孩子,取决于家长如何面对。父母反应越大,孩子越可能受伤。死磕,不会给孩子安全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民生十问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专版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养生
   第B06版:心理·调查/健康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8版:心理·情感/康健园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年底给“违规福利”提个醒
高血压
我们站在了历史的入口
捧娃的代价
手机瘾
公务员们的“苦难”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捧娃的代价 2013-12-30 2 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