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就有几名“技术控”出来扫盲,称众望所归的“救星”马云也帮不了12306,最关键的是数据关联度高,网站每卖一张票,就要刷新整个线路的余票信息,其间的复杂计算,堪称“比海量还要海量”。再复杂的技术障碍,终归可以解释清楚,问题是,人们真正想问的仅仅是:为什么票一上来就被抢光?为什么有人买到票我却买不到?
从本质上讲,无论售票环节如何改进,春运期间铁路系统运力不足的现实都难以改变。努力不曾停止,差距一时难消,骂声滔滔不绝,“12306现象”在整个中国的改革发展进程中,并不鲜见。无论是看病难、就学难,还是空气差、社保低,每一个问题都没有短时间内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路仍要一步一步地走,倒不如静下心来想想缘由,涵养几分“过程意识”。
许多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越是如此,越要有“问题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尤其要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假如“理解”了就“万岁”,重新回到不急不慢自行其是的老路上去,自然谁也不可能给你多少“理解”。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公众多一些“过程意识”,公共资源提供者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双方形成更默契的互动配合,改革发展才能更加接近人民期待,让更多人早日拿到通往梦想的“车票”。
(刘天亮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